云球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米利托人类披荆斩棘,度过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难关,进入了工业时代。终于,开始有人面对漫漫太空和微弱星光,以科学的手段观测、计算和畅想宇宙空间的种种可能。这时,他们发现,米利托人很难有机会涉足其他星系,甚至没有能力迈出走向其他星系的脚步。
原因很简单,在任何遥远的旅程中,人类都需要中转站,一个漫长的距离必须被分解为若干较短的距离,而从米利托星走向任何方向,目的地都过于遥远,却找不到任何中转站。
中转站可以提供旅程中的休息点,可以提供资源的补给,可以为过去的旅程做出总结并为将来的旅程做出准备。这些作用都很重要,却并非中转站最重要的作用。中转站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人类建立信心。对于人类来说,一个看似跳起来就可以够到的目标将使人拥有信心并不断努力练习跳高,而当跳高变得不太可能触及目标但目标又并非高不可攀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发明梯子……科技的发展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当一个目标达到,自然会出现一个更高的目标。基于已经达到的旧的目标而言,新的目标同样不能过于遥不可及,人类才能鼓舞自己继续努力。
在328号系统中,我见过很多星球上的人类跨越大洋征服全球的过程,无一例外以遍布海洋的海岛作为跳板,由小船而大船逐步演进。我从未见过不经海岛的磨炼,没有小船的基础却直接建造出越洋巨轮来到其他大陆的例子。任何星球的星际航程的发展也都类似,总有一个最近的星球,多半是卫星,接着是同星系的行星,然后是附近其他恒星周围的行星……这一切,米利托星系都没有。可以想象,对于米利托人而言,没有目之所及范围内切实可行的太空目标是多么让人沮丧的一件事。仅仅围绕米利托星自身,在除了几片碎石头的坟墓就空无一物的太空中绕越来越大的圈子,是那么难以刺激人类的神经,难以激发人类持续的进取心。
于是,在328号系统这样一个充斥了光速飞船、虫洞以至多维空间管理的地方,米利托人终究未能发展出真正的深空宇航技术,至少是未能及时发展出这类技术,导致了事态的变化。
他们没有完全止步不前,拥有了在米利托星周围空间范围内建设全球防御系统的技术,并真的建造了这个系统—这源于敌对双方的一种妥协—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米利托人曾经满怀热望,盼望着航天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可是,几百年里没有好消息传来,难免有人动了别的心思。有些米利托人认为,持续几百年的实践足以说明,米利托星是一个孤独的星球,宇宙的弃儿。对米利托星而言,宇宙拥有无法克服的不可抵达性。甚至有科学家以计算为基础,从理论层面证明了这种不可抵达性。尽管这种计算并非无懈可击,却赢得了众多拥趸。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宇宙已经成为一个不合格的人类发展目标,这样的目标使人绝望,坚持这样的目标毫无意义—如果非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对米利托星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了人类进行其他类型的探索的脚步,而其他类型的探索有更大的可能成功。
所谓其他类型的探索,理论上林林总总,但在此语境下主要是指量子计算机仿真系统。量子计算机技术在几百年里突飞猛进,大大小小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已经建立,并展现出诱人的可能性:基于米利托人普遍认可的宇宙模型,只要算力足够强大,在计算机仿真系统中演化出一个完整的宇宙是可能的,演化出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是可能的,而基于他们已经掌握的意识场[1]、空体[2]以及意识场迁移[3]技术,让米利托人迁居其中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比真实宇宙和真实人类,系统宇宙和系统人类将毫不逊色。如果具体到和生活在孤独的米利托星上的人类相比,迁居到系统宇宙中的人类将拥有远超现实的更多可能性,拥有无限精彩的未来。在这样一个系统宇宙中,人类可以选择任意位置的星球开始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需要作为一个宇宙的弃儿存在。如果探索宇宙是有意义的,也可以在系统宇宙中继续,而无须停留在米利托星地表望洋兴叹。在足够算力的加持下,系统宇宙自然能够演化出所有现实宇宙中的神奇。限制上帝视角的观察就可以保持神秘,放开上帝视角的观察则提供了捷径,人类拥有多种选择—这种进行自我限制和放开从而创造出更多可能性的想法有些怪异,我不是十分认同,但确实有很多米利托人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