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球白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大体顺利地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之后,米利托星终于遇到了每一个人类聚集的行星迟早会遇到的麻烦:人类发展和资源紧张的矛盾。按照当前的生活和生产模式,米利托星的有限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米利托星的人口规模。在各种担忧、疑虑和争吵中,总崩溃日益逼近,终于到了危在旦夕的境地。
通常,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科技发展水平不足够高的行星的唯一选择就是迎接总崩溃:战争,残酷的大规模战争。战争之后,一片疮痍,人口减少,人们对生活的期望值大幅降低,活着就行,从而大大降低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资源重新变得富足,并且得到更合理的重新分配,被和平年代的贪婪和享乐所压制的生产力重新得到释放—在漫长的历史中,米利托星本身也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形。而科技发展水平足够高的行星则拥有更好的选择,据我所知,他们几乎全部将目光转向了外太空,从那里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用星际扩张的手段来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这种方法不是每次都成功,但总地来说也效果不错。
当然难免有例外,现在的米利托星就是一个例外,既没有陷入大规模战争也没能转向外太空,已经存在的关于宇宙更远还是精神更远的争论给了米利托人一个现成却又不同的选项。
应该说,米利托星必然到来的资源困境早已在精神主义者的意料之中,很多精神主义的理论书籍在困境到来之前就频繁地论及这一点,极力强调计算机仿真系统相较于真实世界对于能量和资源的超高利用效率。想想看,真实世界中一个人类肉体的存在需要消耗多少资源计算机中一个代码人体的存在又需要消耗多少资源在绑定意识场的情况下,二者可能的生命长度和幸福程度并没有任何区别……有人认为,在米利托星作为宇宙弃儿的尴尬处境的基础之上,潜在的资源困境原本就是宇宙更远还是精神更远的争论能够爆发的核心原因。
总之,米利托镜像终于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派和宇宙派之间爆发了不少武装冲突,但由于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而且温水煮青蛙的水刚刚开始温热,没有沸腾,冲突规模都有限,并非惨绝人寰的总崩溃式的战争,还不如米利托镜像建成以至全球意识场大迁移以后发生的冲突那么剧烈,就像爷爷经历过的那样。于是,精神派很快获得了胜利,宇宙派全面失势,米利托镜像终于成为了现实。
作为一个超巨型的量子计算机仿真系统,米利托镜像被埋在米利托星深深的地幔中。
米利托星拥有和地球非常类似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以及炽热并流动的液态金属核心,米利托镜像将米利托星的地幔替换掉了一层,而且是非常靠近地核的一层。地核中建立了无数能量转换装置,直通这些能量转换装置的管线为米利托镜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还有很多装置可以将地幔深处的高温高压直接转换为可用能源。总之,精神派竭尽所能利用一切能源……将计算机系统建造在地幔深处并贯通全球,米利托镜像的建设无疑非常困难,但从能源获取的角度衡量,最终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说到获取能源为超巨型计算机系统供电,最好的方法当然莫过于围绕恒星建设戴森球,拦截恒星的光照,汲取恒星近乎无穷无尽的能量保证戴森球的运转。米利托人很清楚地了解这一点,但很可惜,无法选择这个方案。
尽管米利托人自己一无所知,但米利托星所在的328号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地球人建设的戴森球,围绕着一个比地球的太阳大了几百倍的恒星运转。这个戴森球和地球世界中大多数戴森球一样,属于一家叫作戴森世界的系统宇宙运营商。我就在戴森世界工作,作为系统管理员之一管理着328号系统的部分区域,拥有上帝般的管理权限和观察能力,所以能够知道米利托人的故事。
328号系统内部运行着很多宇宙。据我所知,除了个别生命还来不及演化的新建宇宙和少数有特殊建设目标从而进行了某种科技限制的宇宙,否则无论哪个宇宙都有很多星球和地球人一样拥有建设戴森球的能力。328号系统是一个充斥着多维空间宇宙战争,甚至跨宇宙战争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样,伊瓜多就不会碰上那么多烂事,可以平静度过他傻乎乎的一生了—戴森球根本算不上一个了不起的技术。即使米利托星所属的相对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BH521宇宙,拥有戴森球建设技术的星球也不少。但是很可惜,米利托星却不具备建设戴森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