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九
我们被安排住的地坑院位于整个地坑村落的东南端,南侧就是那条大沟。我们的地坑院入口就开在沟的崖壁上。每天从崖壁上的台阶上下的时候,都能够见到沟底的那些植物,落叶的常绿的分布有序,集中成片,都极有规律,显然都是人工种植的。这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巨沟,沟底都被这些植物塞得满满当当的。据说,这都是这位韩家二奶奶党彩云的杰作。
地坑院其实就是地下四合院,是从黄土地面向下挖出来的大坑。有正方型,也有长方型。深度七八米到十几二十米不等,长宽差不多有五六十米。
我们住的这座地下四合院是正方形,长宽都是四十多米。院子里挺敞亮,有一棵枣树,还有一棵柿子树。
师傅被安排在朝南的正房窑洞。这正房窑洞有三孔,中间是客厅,两侧是卧室,三孔窑洞都装有花拱门,窑洞之间都开有拱门相连。而且每孔窑洞的进深都有二十多米,所以窑内空间都是挺大的。
其实我们一进入到地坑院内就被严格保护起来了。院子的出入口安排了岗哨,二十四小时有人站岗,但也并不是不让我们走出地坑院活动,只是活动时必须要有家丁带着,不让我们单独瞎逛。有意思的是,那些家丁似乎都有点疲沓,从没笔直的站立过,像正规军人一样。不是蹲着,就是靠着。那杆大枪都是横着挂在脖子上,蹲下来的时候就横抱着,像搂着个烧火棍。时不时的还能打个小盹,高兴了还哼上几句小曲,听不出来是秦腔还是梆子。
最让我不解的是,打从进了这韩家地坑院,我就发现空气中始终弥漫着一股味道,像掺了薄荷还有甘草,还有其它叫不出名字的草药的那种味道。而且这大杂烩的草药味还像是有变化的,有时会幻化,化出一股浓郁的熏蚊子的七里香或是蒿子草的味道。可这大冬天的,哪里有蚊子需要熏啊味道忽浓忽淡,飘忽不定。但始终都有,赶都赶不走,怪异而又难以捉摸。
第二天一早,那位先于我们到这的神秘人物就现身了,原来是宋哲元的副官,郁家的二公子郁元清。
没有穿军服,是一身普通买卖人打扮。黑色的棉布长袍,呢子的礼帽,脚上的皮鞋擦得锃亮。又瘦又高的身材,挑起棉袍子倒也利索,就是远看有点儿像个感叹号。
由于跟我们都熟,彼此便省去了不少客套。他首先感谢我们带到西安的六必居酱菜,说是宋哲元司令特别喜欢吃,尝了两筷子之后便一把全撸了过去,害得他自己倒是一口没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