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13页)
蜀道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隆冬时节,荆州襄阳城外,北风凛冽,寒意刺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天地间一片素白。刘备三顾茅庐,终得诸葛亮出山,茅庐前,一辆装饰简朴、却异常干净的马车缓缓驶入。马车的轮毂上,似乎还残留着新刷的桐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马车内,一位面容清癯、羽扇纶巾的青年,正闭目养神,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平静,仿佛世间的一切喧嚣都无法扰乱他的心境。他,正是卧龙诸葛亮。
刘备早已在寒风中等候多时,他身着单薄的丝绸长袍,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寒冷,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敬畏。见到诸葛亮,他立刻迎上前去,亲自扶着诸葛亮下车,口中连连称赞:先生大才,备慕名已久,今日终得相见,实乃三生有幸!
刘备亲自迎接,热切地将诸葛亮请入府中。府中,温暖如春,香炉里燃着沉香,檀木家具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刘备屏退左右,与诸葛亮促膝长谈。寒暄过后,刘备迫不及待地向诸葛亮请教安邦定国之策。诸葛亮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品了一口茶,茶香四溢,他微微一笑,仿佛在品味着什么。随即,诸葛亮侃侃而谈,一席《隆中对》,将天下大势分析得透彻明了,他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每一个观点都建立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之上。他为刘备描绘了三分天下、匡扶汉室的宏伟蓝图,其中既有战略布局,也有具体的实施步骤。
刘备听得心潮澎湃,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汉室中兴的希望,对诸葛亮更是敬佩不已。他感慨道:先生之才,如神龙见首不见尾,备愿追随先生,共创大业!
然而,刘备并不知道,在另一处,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紧盯着这一切。在襄阳城外的一座简陋茅屋里,一位身着青色布衣、面容奇特、眉宇间带着一丝傲气的年轻人,正对着棋盘苦思冥想。他的眉毛浓密而上扬,额头上有一道浅浅的皱纹,显示着他内心的思索。他身材不高,却给人一种精明干练之感,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他,便是凤雏庞统。
庞统的茅屋虽然简陋,但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描绘着山水风景,展现着主人对美的追求。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其中既有经史典籍,也有兵书战策。
庞统早已听闻刘备三顾茅庐之事,也早已洞察诸葛亮的宏图大志。他知道,这是个乱世,英雄辈出的时代,而他也渴望建功立业,证明自己并非徒有虚名。他深知,诸葛亮是他的强劲对手,如果想要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击败诸葛亮,证明自己的价值。
卧龙啊卧龙,你以为得了刘备,便能独占鳌头吗荆州之地,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庞统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拿起棋盘上的黑子,轻轻地敲打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诸葛亮初出茅庐,便为刘备献上借荆州之计。他深知,刘备势弱,无力与曹操抗衡,必须联吴抗曹,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而荆州,正是刘备立足之地。荆州地处要冲,东连吴越,北通中原,西控巴蜀,占据着战略优势。
诸葛亮先与孙权结盟,联手在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在那场惊天动地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运筹帷幄,最终促成了孙刘联盟的形成。随后,他以联吴抗曹为名,向周瑜借荆州。周瑜虽然心中不愿,但迫于大势,不得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