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镇委书记是初次来看,也不想多说,就说:这事以后再来商量吧!
十
没过几天,裘大福就着手成立实业总公司,取名腾飞。
县报上发表了通讯报道,说这里已形成了几大区域特色,特别是李家台村,小小塑料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村里成立了总公司为群众服务,生意越做越兴旺。
冯子贵很气恼,整天愁眉不展。这两个多月来,从生意的角度来看确实可观,但想到以后就黯然神伤。是继续干下去,还是激流勇退退出来再去干什么
后来,冯子贵就开始琢磨李家台一组的农田。要说这李家台,其实也不穷,事情也不难办。难办的就是这不算很多的土地。一家几亩田,虽然投工大,没赚头,大家既要种,又不肯花气力。农民都有自己的想法。田再不出效益,也不能退。农田是农户的命根子,有句俗话民东奔西跑,不如一只田角。万不得已的时候,田就是最后的退路。所以,虽然都不经意地种田,一般也不退田。要说农民保守,也就保守在这。冯子贵想,要是把这些田集中在种田大户的手里,种田的专心种田,做生意的专心做生意岂不是两全其美。然而事情就是不由人想象。
冯子贵先是想搞一个农田服务小组,譬如购置一批收割机、脱粒机、耕整机、抽水机。因为这些年的农用工具越来越原始。譬如打谷,人民公社时期还用脱粒机,现在就用石磙碾,有部分农户则是架一根扁担,把谷穗一把把地朝扁担上刷。再说灌水排水,不方便的农田就用戽斗、脸盆,谁家会为几亩田来购买农用机械若是组织一批农用机械为群众有偿服务,于人于己都是件好事。只是这稻田不多,农民有的是闲功夫,谁又肯空闲在家里把这钱让你赚
后来,冯子贵想到了公路边的田,这里离城区近,搞大棚蔬菜是一条可行的路。冯子贵就找李文平说了,李文平是在冯子贵离任后的代村长。李文平拿到村委会一说,裘大福也没反对。因为这公路边的田历来是李家台的大麻烦事,很引人注目,现在又提倡搞路边花,搞形象农业,也省得在催耕催种上操些心。
冯子贵做通了几家人的思想工作,谈好了价,事情基本议定下来。
萍萍听了冯子贵的计划很惊诧,其他几个人更是有些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