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7/14页)
三星堆的楚文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宇笑道:"过奖了。我在太学学习文韬,在军学修习武略,为的是将来能文武双全,济世安民。"
张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曹兄志向远大,令人敬佩。我辈少年,正当以国家存亡为己任。"
通过与张承的交往,林宇又结识了几位军学中的佼佼者,包括徐统、于诚等人,他们分别是历史上曹魏名将徐晃和于禁的族人。
与此同时,林宇也没有放松在太学的学习和人脉拓展。他注意到太学中有一位名叫李醇的少年,为人低调,甚少言语,但每次发言都一针见血,令人折服。
通过刻意接近,林宇得知李醇来自广陵李氏,与历史上曹魏名臣李典有些渊源。深入交流后,林宇发现李醇有着过人的见识和卓越的判断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潜在盟友的才能,林宇设计了一系列"测试"。
一次,他在太学中组织了一场小型的策论讨论,主题是"如何应对民间可能的动乱"。这个看似普通的话题,实际上是林宇为了试探参与者对即将爆发的黄巾起义有何见解。
讨论中,荀诩表现出色,他冷静分析了民变的根源在于苛政和天灾,主张既要严厉打击叛乱,又要减轻赋税,安抚民心。
郭济则着眼于情报的重要性,认为应当在民间设立密探,及早发现叛乱迹象,防患于未然。
满宁侧重于法制层面,提出要明确叛乱的惩处标准,既要严厉打击首恶,又要宽恕被胁迫从贼者,分化瓦解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