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章:余烬星火
邯郸保卫战结束后的第十个年头,赵国边境小城代郡的一间破旧私塾里,十五岁的李牧正握着竹简写着兵法笔记。窗外寒风呼啸,他却浑然不觉,脑海中反复推演着当年邯郸城下三国联军的战术配合。自从长平之战后,赵国男子锐减,像李牧这样熟读兵书又心怀壮志的少年,成了赵国为数不多的希望火种。
此时的赵国朝堂,却陷入了新一轮的内斗。平原君离世后,新贵郭开凭借巧言令色深得赵王迁宠信。郭开为谋取私利,大肆排挤忠良,公然卖官鬻爵。老将庞煖曾试图弹劾郭开,却反遭诬陷,被迫辞官归隐。赵国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秦国在经历邯郸之败后,暂缓了对赵国的直接军事行动,转而将矛头指向韩国和魏国。秦将桓齮率军连下魏国数城,兵锋直逼赵国南部边境。赵王迁慌了神,在郭开的举荐下,任命年轻的扈辄为将,率军五万抵御秦军。李牧听闻消息,心急如焚,连夜赶往邯郸求见赵王,谏言:扈将军虽勇,但缺乏统兵经验,秦军此次来势汹汹,若贸然出战,恐重蹈长平覆辙。可惜赵王迁被郭开蒙蔽,根本听不进李牧的劝告。
果然,扈辄在宜安与秦军交战,因战术失误全军覆没。赵国南部防线崩溃,秦军直逼邯郸。消息传来,邯郸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纷纷收拾行囊准备逃亡。赵王迁这才想起李牧的谏言,急召他为大将军,命其收拾残局。
第十一章:雁门烽火
李牧临危受命,却没有立即奔赴邯郸。他深知,此时赵国的精锐兵力大多在北方雁门抵御匈奴,若贸然抽调,匈奴必将南下,赵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于是,他向赵王请命:臣愿以雁门之兵抗秦,但需陛下允诺,前线军务臣可自行决断,不受朝中干涉。赵王迁无奈之下,只得应允。
雁门关外,李牧面对的是双重威胁:匈奴单于听说赵国内乱,正集结十万骑兵准备南下劫掠;而秦军桓齮也已兵临赵国腹地。李牧先是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下令百姓将牛羊物资尽数迁入城内,同时加固城墙,增设烽火台。匈奴骑兵多次挑衅,李牧却严令将士不得出战,甚至放出话去:有敢擅自出击者,斩!
匈奴人因此嘲笑李牧怯懦,就连赵军将士也对他心生不满。消息传到邯郸,郭开趁机进谗言:李牧拥兵自重,恐有二心。赵王迁信以为真,派使者前往雁门,欲召回李牧。李牧深知此时换人必败,于是抗命不遵,继续坚守不出。赵王迁大怒,派人暗中夺取李牧兵权,换以赵葱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