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四章:薪火重燃
周承墨将《艮岳营造手记》献给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刘伯温翻阅后,惊叹道:此书不仅有建筑之妙,更含治国之道。太祖若得此书,定能成就大业。朱元璋称帝后,采纳手记中的建议,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文化保护。守墨阁也因此获得朝廷支持,规模得以扩大。
明代中叶,守墨阁迎来新的挑战。奸相严嵩为讨好嘉靖皇帝,派人索要阁中珍藏的历代书画。时任阁主沈文渊宁死不屈,将最珍贵的文物转移至黄山深处的隐秘山洞。严嵩恼羞成怒,以私通乱党罪名查封守墨阁。沈文渊在狱中写下《护宝血书》:纵使粉身碎骨,也要护文脉周全。
沈文渊的弟子们冒死将血书传遍天下,激起文人义愤。在舆论压力下,严嵩被迫放弃迫害。守墨阁虽被损毁,但文物得以保全。弟子们在废墟上重建楼阁,并立下规矩:守墨阁永不依附权贵,只为文明存续而活。
第十五章:千秋长卷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近现代。1937年,日军侵华,杭州危在旦夕。第九代阁主苏砚秋带领全阁上下,将文物分装成数百个木箱,踏上了漫长的南迁之路。他们翻山越岭,躲过日军轰炸,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文物安全转移至四川乐山的隐秘洞窟。
苏砚秋在日记中写道: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今日,我们也要用血肉之躯,为文明筑起长城。抗战胜利后,当这些历经战火的文物重见天日时,每一个木箱上的封条都完好无损。
21世纪的今天,守墨阁已发展成集文物修复、研究、展览于一体的现代化机构。年轻的修复师们运用科技手段,让千年古画重焕生机。在数字展厅里,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市井,观众戴上VR眼镜,仿佛能听到汴河的桨声、茶楼的喧闹。
守墨阁的院墙上,至今保留着林砚之当年的手书:文明不绝,守墨不止。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游客慕名而来,聆听那个始于汴京、跨越千年的守护故事。而故事中的精神,就像西湖的水、灵隐的钟,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