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守文阁落成之日,不仅陈列着修复后的《洛神赋图》,还展出了周承钧在逃亡途中收集的各地文物。阁内专门设立护宝英烈堂,纪念在战乱中为保护文物牺牲的弟子和友人。唐德宗亲临典礼,感慨道:有此阁在,大唐文脉不绝。
第十五章:千秋长卷
时光飞逝,守文阁历经宋、元、明、清数朝更迭,始终屹立在洛水之畔。宋代,它成为文人研究金石学的重要场所;元代,郭守敬在此参考北魏天文仪器,改良了浑天仪;明代,唐伯虎曾在此临摹《洛神赋图》,留下珍贵手稿;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时,特命人在此绘制《洛阳胜景图》。
近代,洛阳遭遇战火,守文阁再次面临危机。第十三代阁主赵墨轩带领众人,将文物分装成百余个木箱,沿着陇海铁路向西转移。在火车遭遇日军轰炸时,赵墨轩用身体护住装有《洛神赋图》的木箱,背部被弹片击中,鲜血浸透了画轴外的锦缎。
新中国成立后,守文阁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全面修缮,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开放。如今,守文阁已发展成现代化的博物馆,运用VR技术让参观者走进《洛神赋图》的仙境,通过3D打印复原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
每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守文阁都会举办洛阳文物故事展。讲解员站在修复如初的《洛神赋图》前,向游客娓娓道来跨越千年的守护故事:从武周时期的明玥护宝,到安史之乱的烽火传承,再到当代的科技守护。而守文阁的匾额下,始终悬挂着杜甫的《护宝行》,那遒劲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文明的传承,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守护的信念,将永远照亮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