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龙廷激辩立凌烟 (第3/7页)
研墨的中年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紧随其后,一名年约四十,面容刚正,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偏执的给事中刘彦直也猛地出班,声音尖锐而急切,几乎是嘶吼道:“陛下!唐末五代之乱,殷鉴不远!武人拥兵自重,骄兵悍将层出不穷,今日节度,明日称帝,视君父如草芥,置苍生于水火!那等武将跋扈,祸乱天下的惨状,史书之上,字字泣血!我朝百年安稳,正是得益于以文制武,以儒治国!陛下若效仿唐制,重开武人干政之门,社稷危矣!苍生危矣啊!”
刘彦直情绪激动,手中的象牙笏板都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直视着御座,眼中充满了“为国死谏”的决绝。
“臣等附议!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数十名文臣如同决堤的洪水,纷纷涌出队列,跪伏于地,言辞激烈,声泪俱下,大殿之上,一时之间竟有了几分“尸谏”的悲壮。他们之中,有真心忧国者,有固守祖制者,亦有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者,但此刻,他们都将矛头对准了赵桓这石破天惊的提议。
御座之上,赵桓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抹冰冷的弧度,冷眼旁观着殿下的“表演”。他早就料到会有如此场面,甚至,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场面!不将这些盘根错节的守旧势力彻底打痛、打怕,他的新政便无法真正推行下去!
他缓缓抬手,虚按了一下。
殿内哭谏之声渐歇,但仍有不少官员伏地不起,以示抗议。
“诸位爱卿的‘忠言’,朕都听到了。”赵桓的声音平静得令人心悸,“五代十国,武人乱政,朕自然知晓。唐末藩镇,祸国殃民,朕也读过史书!”
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龙袍下摆在金砖上摩擦出令人牙酸的声响,每一个字都像刀锋般割向众人:“然,时移世易,祖宗之法,亦需因时而变!太祖皇帝定下偃武修文之策,乃因当时天下初定,需以文德安抚四方。然如今,是何等光景?!”
赵桓的目光如同两道寒芒,直刺那些跪伏的文臣:“金贼铁骑踏破我大宋疆土,兵临我汴京城下,掳我宗亲,荼毒我黎民百姓!若朕依旧固守旧制,不思变革,任由武将受抑,军心不振,无异于坐以待毙,引颈就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