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龙廷激辩立凌烟 (第6/7页)
研墨的中年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圣明!”李纲颤巍巍地出班,声音却异常坚定洪亮,他躬身一揖,朗声道,“老臣以为,陛下之言,振聋发聩,切中时弊!五代之乱,确为前车之鉴,然亦不可因噎废食!大宋今日,外有强虏虎视眈眈,内有积弊沉疴待除,正是需要重振武功,以御外敌,以安社稷之时!陛下欲设凌烟阁,先扬忠烈之名,再建功臣之阁,循序渐进,恩威并施,此乃安抚人心,激扬士气,为国增添底蕴之无上妙策!老臣……恳请陛下,速下旨意,推行此策!”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赵桓的支持。
枢密使吴敏紧随其后,目光灼灼,沉声道:“陛下!臣附议!设立凌烟阁,能极大提振我大宋将士士气!昔日岳都统、韩都统等将士,浴血沙场,为国死战,若其功绩能图形于阁,流芳百世,则天下武人,无不感念陛下天恩,人人争先,奋不顾身!此策于我大宋军心士气之提振,乃至未来北伐大业之助力,皆不可估量!至于陈侍郎所言,不过是杞人忧天,食古不化!若无将士用命,何来江山社稷?!何来他这身官袍顶戴?!”吴敏越说越是激动,最后竟隐隐指向了被按倒在地的陈公亮。
两位宰执重臣的表态,如同两座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摇摆的朝局。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调整了姿态,不敢再逆龙鳞。
户部尚书蔡懋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小心翼翼地出班道:“陛下……老臣亦以为此举可行。只是……兴建阁楼,绘制图形,耗费巨大,还请陛下……酌情。”他依旧不忘自己的职责,但语气已明显软化。
御史中丞许翰也出班,声音沉稳:“陛下既有定夺,臣自当奉诏。然,功臣遴选,事关重大,还需制定周详章程,以示公允,杜绝偏私。”他这是在为后续的执行提出实际建议。
赵桓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目光转向队列中一直沉默不语的秦桧,后者适时地投来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好!”赵桓猛地一拍御座扶手,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喙:“既然诸位爱卿皆无异议,那便依朕旨意!”
他目光扫过群臣,继续道:“朕特命礼部、太常寺,即刻拟定仪典!朕将亲自主祭太庙,隆重追赠自靖康以来为国捐躯之忠臣烈士!尤其是故太尉种师道,当配享太庙,其功绩当昭告天下!至于……故相李邦彦、故太宗黄潜厚……”
听到这两个名字,殿内又是一阵细微的骚动。李纲和吴敏等人也是微微一怔,不明白官家此刻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