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探微孔子之问:仁心何以烛照礼乐文明 (第11/35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并非超越现实的抽象理念,而是内在于人性之中的道德潜能。《论语述而》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强调
“仁”
的可得性与实践性。这种将本体论与实践论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使
“仁礼之辨”
超越了纯粹的哲学思辨,成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伦理实践纲领。
三、礼的解构与重构:从形式到精神的回归
(一)两周礼制的历史嬗变
要理解孔子对礼的解构与重构,需追溯两周礼制的演变轨迹。西周初期,礼制作为
“亲亲”“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