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以礼让兴国:儒家治世智慧的现代之光 (第11/47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制度,要求百姓每年缴纳一定粮食存入义仓,遇灾年时开仓赈济,体现
“老有所终”
的礼治理想。日本遣唐使吉备真备在其《私记》中,生动记录长安宫廷礼仪:“凡朝会之仪,文武班列,尊卑有序,让而不竞,威而不猛”,展现了礼治社会井然有序、和谐谦让的独特魅力。我们仿佛能看到长安宫殿中,官员们身着整齐的官服,按照品级依次排列,在朝会中相互谦让,讨论国事的庄重场景。
(二)衰世警示:礼崩让失的历史教训
春秋时期郑国
“子产铸刑书”
事件,是礼治崩溃的重要标志。公元前
536
年,郑国执政子产将刑法条文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家权威,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但也意味着传统依靠礼制进行道德约束的治理模式逐渐瓦解。正如孔子批评:“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