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11页)
用户馥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月的一天,刘贵友在集市卖草时,看见书摊上摆着一本《数学千题详解》,封面上印着榆次一中的字样。他鼓起勇气问价,摊主瞥了他一眼:两毛五,你买得起这个价钱相当于他割十天草的工钱。刘贵友攥紧口袋里刚卖草得来的三分钱,突然问:考上榆次一中,是不是就能吃白面馍馍
摊主哈哈大笑:何止白面馍馍!考上那儿的都是文曲星下凡,将来是要当官的!刘贵友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天回家后,他开始每天多割两筐草,中午也不吃带来的野菜团子,省下钱来攒着买书。
三个月后,他数了数藏在墙缝里的铜板——正好两毛五。第二天鸡叫头遍他就出发,走了二十里路到镇上,把那本《数学千题详解》捧了回来。书页已经泛黄,边角有些破损,但在刘贵友眼里,它比金子还珍贵。
2
知识的微光
煤油灯芯爆了个灯花,刘贵友赶紧用针挑亮。已经是半夜了,母亲和弟妹们都睡了,屋里静得能听见老鼠在梁上跑动的声音。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继续演算那道鸡兔同笼的应用题。这是《数学千题详解》里的第387题,他已经啃了三个晚上。
如果笼子里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他咬着铅笔头,在草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算式。忽然,一滴鼻血落在纸上,晕开成一朵小红花。刘贵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连续熬夜好几天了。他用袖子擦了擦鼻子,继续埋头计算。
这样的夜晚持续了整整一年。夏天蚊虫肆虐,他就把脚泡在水桶里防叮咬;冬天寒风刺骨,他裹着破棉被瑟瑟发抖地坚持学习。有时实在太饿,他就喝一大瓢凉水充饥。那本《数学千题详解》被他翻得起了毛边,每道题旁边都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1947年春天,榆次一中招生的消息传到村里。刘贵友背着母亲烙的五个野菜饼,步行五十里到县城考试。考场设在县衙旁的文庙,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是他见过最气派的建筑。走进考场时,他听见有人嗤笑:看那个乡巴佬,鞋都露脚趾了,也敢来考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