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吨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陆沉是我大学室友,能力很强,人也靠谱。他的团队,值得去。他淡淡地说,像是在解释一个商业决策,项目本身有挑战性,做好了是个不错的履历。至于你…他微微侧过头,视线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能不能抓住机会,看你自己。我只是提供一个信息。
理由听起来无懈可击。帮朋友牵线,项目合适,而我只是一个恰好符合需求的候选人。没有提到我的处境,没有提到那对贱人,也没有任何施舍的意味。这让我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谢谢。我低声说,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这确实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一个证明自己、摆脱泥潭的机会。
嗯。他应了一声,没再多说,转身走向书房。
我看着茶几上那杯温热的水,又看看手机里那个叫陆沉的联系方式。窗外的天空依旧阴沉,但心里那块沉甸甸的铅块,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微光。
联系陆沉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电话那头的男人声音沉稳,语速不快,透着一股务实和干练。他开门见山,说冷砚舟打过招呼,看了我的作品集,对我那个图书馆方案很感兴趣,约我第二天下午去他们工作室面谈。
工作室位于一个由老印刷厂改造的创意园区里,红砖外墙爬满了藤蔓,巨大的旧式窗户透进充足的自然光。里面是开放式的LOFT结构,到处堆着建筑模型、材料样品和图纸,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和油墨的味道。穿着随意但透着艺术气息的设计师们穿梭其间,氛围紧张又充满活力。
陆沉本人和电话里给人的感觉一致。三十多岁,穿着简单的深色T恤和工装裤,短发利落,眼神锐利。他没有多余的寒暄,把我带到他的工作区,巨大的桌面上摊开着一大堆图纸和效果图。
冷砚舟说你点子不错,尤其是空间叙事和社区融合这块。他指着其中一张厂房原始结构的图纸,这里,我们要做一个多功能的社区共享空间。想法很好,但怎么让它真正‘活’起来,让不同年龄层、不同背景的人都愿意走进来、留下来这是难点。现有的方案太‘硬’了,缺温度,也缺能让人自发互动的细节。
他语速很快,抛出的问题直指核心。我立刻被带入了状态,之前的忐忑和紧张被专业上的兴奋取代。我凑近图纸,仔细看着那些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结合他提出的问题,脑子里飞快地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