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寒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触手冰凉坚硬。我迅速将其收入口袋,没再多问,起身离开。走出巷口,在相对明亮的街角拐角处,我才借着橱窗的灯光,小心地剥开报纸。
里面是一个老旧的、边缘磨损的U盘。没有任何标识。
安全起见,我没有立刻回酒店。东京大学附近有一家通宵营业的、以私密性著称的咖啡馆,提供付费的单间和加密网络。我开了一间,反锁上门,拉上厚重的窗帘,用自备的便携电脑和加密狗接入网络,将U盘插了进去。
U盘里只有一个加密的压缩包,密码是蛀洞的拼音首字母缩写ZD。解压后,是一个名为溯源核心的文件夹。
点开,里面是几份扫描文档和几张模糊但信息量巨大的照片。
第一份,是一份泛黄的、字迹潦草的手写实验记录,日期标注是二十多年前。记录的内容令人头皮发麻:**利用特定频率的次声波,配合古籍纸张(尤其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虫蛀边缘)的固有振动频率,可在不接触书页的情况下,诱发特定区域纤维的定向、加速老化崩解!**
记录者详细记录了不同纸张、不同蛀洞形态对次声波的响应阈值和崩解速度,其精准和冷酷如同进行一场生化武器实验。签名处是一个难以辨认的花体字缩写:**C.M**——陈墨!
第二份,是一份内部备忘录的扫描件,来自溯源基金会某位高层。内容触目惊心:他们利用这种次声波技术,不仅仅是为了加速伪造品自然老化的进程,使其更逼真。更核心的目的,是针对那些购买了天价孤本、善本的顶级收藏家——在他们将藏品放入特制的、带有隐藏次声波发射装置的恒温恒湿展示柜后,基金会便能在千里之外,通过特定频段的网络信号远程激活发射装置!一旦装置启动,次声波将精准作用于书中预设的脆弱点(那些精心伪造的蛀洞),在数月甚至数周内,让价值连城的孤本在收藏家眼皮底下自然地、无可挽回地化为齑粉!而基金会早已通过复杂的保险和再投保链条,将风险转嫁,甚至能从收藏品的意外损毁中再次获利!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利用知识进行的长线屠杀和金融诈骗!受害者至死都不会明白,摧毁他们毕生珍藏的,不是时间,而是他们奉若神明的藏品本身被植入的死亡密码!
第三张照片,更是如同重锤击中心脏。那是一张偷拍角度的合影,背景似乎是某个私人会所。照片中间,赫然是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雅的陈墨。而他身边站着的两个人,我绝不会认错!左边是市博物馆新任代馆长——周礼!他正微微欠身,向陈墨敬酒,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谄媚的恭敬!右边那位,竟是几天前还在修复中心走廊里惊魂未定、眼神惶恐的年轻修复师——林薇!照片上的林薇,眼神冰冷锐利,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与之前判若两人!她哪里是什么无辜的受害者分明是潜伏在杜衡身边、甚至可能是监视王海的暗棋!杜衡发现骗局,想分一杯羹恐怕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早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他的死,极可能是周礼和陈墨为了彻底掌控博物馆这条销赃渠道、清除不稳定因素而借王海这把失控的刀完成的!
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周礼!林薇!他们早就是陈墨这条毒蛇上的一环!杜衡的死,王海的疯狂,从头到尾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博物馆的整顿、项目的暂停,不过是周礼为了更方便地清理痕迹、接收新的货源而演的戏!而我,这个自以为在追寻真相的傻瓜,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他们的视线,甚至可能被他们当成了试探王海忠诚度、或者转移警方视线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