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大鱼的小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且说在一场商贾云集、冠盖相望的盛大宴会上,经人殷勤引荐,竟得遇一位与林家渊源深厚的耆宿长者。此人年逾古稀,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沧桑。他身着一袭黑色长袍,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头戴黑色方帽,帽檐下露出几缕银丝,手持一根紫檀木拐杖,拐杖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凤花纹,工艺精湛,巧夺天工。
听闻贾宝玉乃是林如海之贤婿,又详知众人此番南下之来意,不禁喟然长叹,感慨万千地说道:“遥想当年,林公如海,居官任上,政绩卓着,清正廉明之名远扬四方,于我姑苏之地,亦多有扶危济困、兴学倡文之善举,阖城上下,无不感怀其恩。今公子既有振家族生意于颓势之心,我等深受林公昔日恩泽,岂有袖手旁观、不助一臂之力之理?”
众人闻此言语,恰似久旱逢甘霖,心中大喜过望。原来,这位长者在姑苏商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其威望与影响力非同小可。经他热心牵线搭桥,贾宝玉等人得以与当地诸多富甲一方、声名远播的富商巨贾倾心会面。其中不乏经营丝绸、茶叶之业界翘楚,他们在商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经验丰富,且多与西洋通商往来频繁,对海外贸易之道深谙于心。
众人围坐一堂,纷纷各抒己见,展开了一番深入的商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众人决意不仅在传统丝绸、茶叶生意上加大心力投入,拓宽销路,提升品质,更欲大胆引进西洋新奇货品,另辟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途。
在林如海的悉心指导与姑苏各界的大力助力下,诸事进展顺遂非常,各方合作犹如水到渠成,纷纷达成。那西洋生意,虽路途迢递,关山阻隔,风险如影随形,然而一旦顺遂成功,获利之丰,亦难以估量。众人权衡利弊,审慎筹谋,反复考量其中的风险与机遇,终是毅然决然地迈出这关乎荣府兴衰的关键一步。
贾琏心中暗自思忖:此乃家族中兴之绝佳契机,务必事事小心谨慎,不可有丝毫差池,否则将前功尽弃;探春则目光坚定如炬,与林承瑞日夜钻研西洋贸易的门道,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探春手持书卷,与林承瑞在书房中秉烛夜读,仔细研读西洋各国的风土人情、贸易规则,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将重要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为即将开展的西洋生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且说贾宝玉,心中虽牵挂着生意上的诸多事宜,却更思念远在京城潇湘馆内的林妹妹。一日,诸事稍闲,他便吩咐小厮备好笔墨纸砚。小厮小心翼翼地将宣纸铺开,那宣纸洁白如雪,细腻光滑,仿佛能映照出人的面容。
宝玉亲自研好墨汁,墨汁乌黑发亮,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弥漫在整个房间。他神情专注,坐在书桌前,提笔蘸墨,开始给林黛玉写信。笔下字迹飘逸洒脱,犹如行云流水,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对林黛玉的深深思念。
信中细细述说了众人在江南的经历,从起初的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到如今各项生意皆有起色,渐入佳境,还特意提及在姑苏得林如海昔日故交相助之事,末了写道:“诸事渐顺,归期将近,不日便能与妹妹相见,共叙别情。”写罢,他反复看了几遍,仔细斟酌每一个字句,生怕遗漏了什么,方仔细封好,差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