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拱想了想觉得朱载坖这个方案并没有什么不妥的,若是倭寇没有袭扰南京,裕王当然没有理由提出去南京,可若是倭寇真的袭扰南京,祭拜孝陵那是必然之举,以嘉靖对这种事的重视程度,派遣皇子前去南京也不是不可能的,真有这个由头的话,裕王的这个打算未尝不能实现。
高拱说道:“殿下,此事非是小事,且殿下身为皇子,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一切由臣等操持即可。若真为殿下所言中,臣等即联络六部堂官和阁老们,为殿下争取,殿下切勿擅自行动。”
朱载坖也知道高拱这是对自己的关心,当即答应下来,又和他说了一会话才走。
万寿宫,嘉靖也在召见人,不过并不是朝中的大臣,而是一条神棍,就是嘉靖现在最信任的方士,神霄紫府阐范保国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少师、少保、少傅兼礼部尚书、恭诚伯陶仲文,要是朱载坖现在在场,肯定上来就是赏陶真人一套王八拳,来奖励他搞出二龙不相见的说辞。
从湖北黄梅县的一个九品小吏,到大明的礼部尚书,兼任三孤,裂土封爵,不得不说陶仲文这根神棍是有些本事的,至少长得还是很仙风道骨的,不像某些气功大师,头都被夹扁了。
而且陶仲文确实是有些本事或者运气的,否则以嘉靖这么多疑的人,怎么可能对一个老道士这么信任,要知道陶仲文发迹时已经六十余岁的花甲老人了。
陶仲文得到嘉靖信任的就是在南巡途中遭遇的那场火灾,当时嘉靖十八年,嘉靖南巡,陶仲文随行。路上起了大风,嘉靖问:“这是什么祥瑞?”陶仲文说:“这是火德。”结果当晚行宫就着了火,要不是陆炳玩命嘉靖可能就得交代了。差点丢了命的嘉靖一缓过劲儿,就觉得陶仲文真是料事如神,对他大加封赏,从此对他言听计从。
而后陶仲文就提出了他的着名理论,二龙不相见,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长子朱载基,刚刚出生两个月就病死。当嘉靖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时,陶仲文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诉了他,就是“二龙不相见”。嘉靖是条真龙,太子是条潜龙,二龙最好不要见面;否则,其中一条龙,肯定会倒霉。
而且可笑的是,他的理论还真的应验了,庄敬太子朱载壑14岁时。太子出阁,不同于普通老百姓进学堂,而是有一套十分讲究且程序繁杂的礼节仪式。而且作为父亲的嘉靖,则必须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