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秋野急雨 (第2/3页)
江中燕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丝毫的犹豫,老庄稼汉们立刻迈开早已不再矫健却依然坚定的步伐,朝着晒场的方向狂奔而去。那个用来召唤众人聚集开工的锣鼓,也被急促地敲响,“当!”“当!”“当!”,他们一边跑,一边敲,一边大声呼喊:“快回去晒场收稻谷!有大雨要来了!要快!”那急切的呼喊声,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与焦急,在晒场上响起。那锣鼓声,则在村庄的上空回荡,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每个人的心。
正在田间劳作、河边洗衣、家中忙碌的村民们,听到这锣鼓声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这场紧急的行动中,往晒场的方向跑去。
与此同时,晒场那边传来了急促而响亮的敲锣声,“铛”“铛”“铛”,锣声划破了村庄原本的宁静,如同紧急的战鼓,召唤着全村人投入到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听闻锣鼓声,紧接着,不断有人扯着嗓子高声呐喊:“要下雨咯!!要下雨咯!大家赶快来收稻谷啊!”这充满紧迫感的声音,让整个村庄瞬间沸腾起来,男女老少纷纷朝着晒场涌去,一场保卫丰收果实的战斗即将打响。
在晒场上,一位被安排协助看管稻谷的年轻人,望着天边那几朵看似微不足道的乌云,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他年轻气盛,对老一辈的判断有些怀疑,语气中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老覃叔,真的会下雨?那边才飘来几朵乌云而已,怕什么呀?再说我们那么多人在这里,就算下雨肯定能收得及时。”年轻人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自然力量的轻视,也暴露了他经验的匮乏。
老覃叔闻言,眉头紧锁,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木推耙,脸上满是不悦:“你懂个屁!老叔我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还能被你两三眼就学去了?快点收稻谷吧,别说那么多话,你不干就不干,不要挡着其他人干!”老覃叔一边训斥着年轻人,一边迅速放下手中的锣鼓,熟练地拿起木推耙,将稻谷往晒场地势高的地方推成堆,这是以防万一,万一雨水来得太快,稻谷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搬走,就可以用雨布一盖,就尽可能地避免谷子被雨水淋湿了。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个步骤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彰显着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他知道,未雨绸缪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即使只有一丝下雨的可能,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年轻人被老覃叔的训斥说得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再多言。他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赶忙拿起一旁的木耙,站到谷堆中央,开始认真地将四处散落的稻谷勾到脚下。其他村民们也纷纷行动起来,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人拿起特制的大竹枝扫把,将木耙勾过的地方剩下的薄薄一层稻谷,快速地扫往谷堆的方向;有人搬来箩筐,准备将稻谷装起来运往祠堂。一时间,晒场上人来人往,吆喝声、劳作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紧张而激昂的劳动交响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边的乌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本零星的几朵乌云,如同得到了某种召唤,迅速集结壮大。它们身后,黑压压、连绵不绝的一大片乌云如同一支浩浩荡荡的黑色大军,铺天盖地地朝着村庄逼近。乌云下方,一层白蒙蒙的水雾若隐若现,这是暴雨来临前的征兆,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这景象再熟悉不过,也让他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所有人都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他们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拼命地将稻谷铲进箩筐,争分夺秒地想要把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转移到祠堂大厅之中。村里的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也不顾年迈体弱,拄着拐杖来到晒场,帮忙传递工具、照看稻谷;小孩子们则在大人的指挥下,搬运一些轻便的物品,尽自己的一份力。大家有的拿着木桶,有的拿着袋子,甚至有人拿起了洗脸盆子,只要是能装稻谷的容器,都被派上了用场。
不一会儿,那些在村周边干活的人也纷纷赶回。他们不论男女,身上都粘着泥巴和杂草,汗水湿透了衣衫,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口中喘着粗气,显然是一路狂奔回来的。但他们顾不上休息,一回到晒场,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这场紧张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