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11页)
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暴雨突至,慕容琛下意识去关槅扇门,却看见梦秋寒站在雨里张开双臂。她掌心的投影不再是数据流,而是实时生成的雨景水墨画:雨滴在AR图层上晕开的墨迹,正自动填充着《清明上河图》的缺失部分。你看,她回头笑,雨水顺着发梢滴在手机屏幕上,传统不是要被保护的标本,而是能不断生长的数据源。
第四章
瓦当里的NFT
梅雨季来临时,竹晴园的数字藏品计划正式上线。游客扫描任意一片瓦当,就能领取对应的NFT数字凭证,凭证里包含该瓦当的烧制年份、历史修复记录,甚至还有王伯用竹刀刻下的养护标记。慕容琛看着后台数据,发现最受欢迎的不是明代龙纹瓦,而是一片1953年修补用的素面瓦——它的NFT详情页里藏着老园丁们用算盘计算用料的录音。
我们漏掉了一个爆点。梦秋寒突然指着监控屏幕。凌晨三点,有个穿赛博汉服的女孩正在用手机扫描太湖石,她AR眼镜里显示的不是虚拟装饰,而是石块内部的矿物成分分析图,旁边飘过弹幕:这石头的石英含量和敦煌壁画颜料同源!
慕容琛突然想起父亲说过的园无石不秀。此刻他走到那片明代龙纹瓦前,用手机轻轻一扫——虚拟光带顺着瓦当纹路流淌,最终在掌心聚成一枚会随光线变化的数字茶宠。他将数字茶宠拖进梦秋寒设计的元宇宙茶席,听见系统提示音:您已解锁'雨夜煎茶'隐藏场景,是否调用1987年竹晴园听雨轩的雨声采样
庭院深处,王伯正教AI管家辨认不同品种的苔藓。老人用竹勺轻敲培养箱:这种'大羽藓'只长在东边第三块太湖石的阴面,就像我爹当年总把最好的茶叶藏在西厢房第三格抽屉。AI屏幕上跳出一串代码,翻译成中文是:已记录,将在元宇宙场景中生成对应气味数据包。
暮色四合时,慕容琛看见梦秋寒站在月洞门前发微信。她的新头像换成了竹晴园的榫卯结构,配文是:当区块链遇上斗拱,每个文化基因都能长出新的枝桠。而慕容琛的手机里,正有一条新的AR弹幕飘过:这青瓦缝里的月光,比元宇宙的星光更像数据洪流里的锚点。第五章
苔藓数据库里的气候密码
梅雨季的潮湿渗入竹晴园每道木纹时,AI管家突然发出警报。慕容琛冲进苔藓培育室,只见屏幕上大羽藓的生长曲线呈断崖式下跌,而培养箱玻璃上凝结的水珠正顺着纳米传感器汇成数据溪流——梦秋寒上个月植入的气候模拟系统,正在2050年极端高温模型下自动调试湿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