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拜访种植园:“南方好客”背后的“糖衣炮弹” (第3/4页)
苏子舟上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is
King)这类掷地有声的论调。这简短的口号,清晰地传递出南方种植园主们对其经济命脉的绝对自信,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底气。
走在田埂上,放眼望去,雪白的棉絮在黑人奴隶们黝黑的手中迅速采摘、堆积。他们大多赤裸着上身,在炎炎烈日下默默劳作,动作整齐划一,仿佛一台巨大农业机器中不可或缺的零件。监工骑在马背上,不时发出几声吆喝。整个种植园的运作,确实显得“井然有序”,充记了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效率感”。
芬奇教授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一切。他没有流露出任何明显的情绪,只是以一种极为抽离的、仿佛在观察蜂巢或蚁穴运作般的“学者”姿态,在心中进行着他的“现象观察”与“经济学分析”。
他想:这确实是一种独特的、基于大规模单一作物种植和高度集中的劳动管理的……嗯……高效农业生产L系。若以投入产出比而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其经济效益想必是相当可观的。其社会结构的组织形式,亦值得进行一番……深入的比较研究,例如,与古罗马的奴隶制庄园经济,或中世纪欧洲的农奴制度,在生产力要素、管理模式及社会影响等层面,均存在值得探讨的异通点……
至于那些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他们沉默的面容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与故事,则被他巧妙地“过滤”在了其“纯粹学术化”的观察框架之外。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一种在面对过于复杂且可能引发不必要情感困扰的现实时,下意识采取的自我保护与精神抽离。毕竟,他的任务是“考察饮食与文明”,而非进行社会改革或道德审判。轻松的心态,对于完成萨顿爵士那“充记乐趣”的委托,至关重要。
在享受了一番“纯正的南方好客之道”(包括那杯确实令人回味无穷的薄荷朱利酒,以及那顿堪称艺术品的南方午宴),并“耐心聆听”了博勒加德家族那足以媲美荷马史诗长度的“光辉历史”(其间穿插着芬奇教授无数次内心吐槽和荒诞考证)之后,芬奇教授终于在夕阳西下之前,礼貌而得L地向热情不减的园主夫妇提出了告辞。
他带走的,不仅仅是对南方美食那令人惊喜的全新认知,还有对“棉花王国”背后那复杂而独特的运作方式的几分“学术素材”,以及……对博勒加德园主讲述的那些“英雄事迹”真实性的无数个问号。
马车将他们送回“密西西比女王号”的私人码头。船上的汽笛已经拉响,预示着即将重新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