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6/37页)
爱写字的克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写白无常这一篇时,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
人在命数未决的时候,到底是该认命,还是该问一问老天‘凭什么’
白无常,在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是一位特殊的存在。他与黑无常并称日夜游神,是接引亡魂的阴差,却总被人误以为是勾魂使者,象征着死亡和结束。但我更愿意把他理解为秩序的守望者——他不夺命,也不定命,他只是记录、护送,维持阴阳的平衡与清明。
因此,这一篇我不想再讲冥府的勾魂仪式,也不想用托梦或纸条等神秘手段堆砌惊悚,而是选择让白无常走在人群中,带着笑意,亲自与因果对话。
背景选在安徽宿州,是因为宿州既有中原腹地的质朴,也带有接近江淮的灵动,适合描写一个带点市井烟火、又藏着旧因果的故事。而门神则是意外中落入正题的一环——民间门神,原是护宅驱邪之神,但如果某天门也沦为控制命运的工具,它还是门神吗
白无常的抉择,其实不是在审判丁家,而是在衡量正义是否只能用牺牲来维系。他的选择,是一种温柔的抗命。他不挑战天条,却在人间缝隙里,替人争得一丝喘息之地。
我相信,神也许不会时时现身,但当人把错担下来,把债还清楚,那些曾经失去的东西,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人间。
就像丁茗舟。
他没有法力,也不懂什么封门术,只是个在戏院里擦桌子、泡茶的普通人。但他愿意扛起祖上的错,愿意跪下、还门、认命,也正是这种人性中的不推脱,才让神愿意为他走一趟。
神不远神山,神在街头巷尾的道义与担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