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灵风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话语很平淡,没有安慰,也没有说教。只是这样平静地谈论着茶道,谈论着古籍上的笔锋,仿佛刚才那场令人不快的插曲从未发生。但沈清欢却奇异地感觉到,心头那股翻腾的恶心感和紧绷的神经,在他低沉平缓的语调中,正一点点地、缓缓地松弛下来。
她看着他专注的侧影,看着他指尖虚悬在那些古老墨迹上方的姿态,心底某个角落,似乎被什么极细微的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像投入深潭的一颗小石子,涟漪无声地漾开。
是啊,沈清欢轻声应和,目光也柔和地落回《茶经》上,每一处残缺,每一笔痕迹,都有它存在的原因。我们能做的,只是理解它,然后小心翼翼地……让它继续存在下去。
两人之间,隔着宽大的修复台,隔着价值连城的古籍,却在这一刻,因为对眼前这片脆弱时间的某种共同认知,陷入了一种奇异的、无声的默契之中。修复室顶灯的光线柔和地洒下,笼罩着他们,也笼罩着台上那些沉默千年的纸页。窗外的城市灯火喧嚣依旧,却被厚厚的隔音玻璃隔绝在外,只留下这一方静谧的天地,和空气中无声流淌的、一种近乎温柔的张力。
第三章:暴雨夜的守护
《松弦馆琴谱》的修复终于接近尾声。它静静地躺在特制的无酸纸板函套里,焦黑尽褪,粘连分离,纸张虽仍带着水渍火燎的沧桑印记,但墨迹清晰,纸筋舒展,已然恢复了作为一本珍贵琴谱应有的尊严和神采。沈清欢最后一次用柔软的羊毛排刷拂去函套上并不存在的微尘,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不仅是一件工作的完成,更像是一场漫长而无声的告别,告别那些与脆弱时光角力的日夜,也告别那个……总在不经意间闯入这片寂静空间的身影。
周砚深最后一次来看琴谱时,没有问进度。他只是站在修复台边,目光长久地、专注地落在那本重获新生的古籍上,修长的手指隔着一段距离,虚虚地描摹着扉页上遒劲的松弦馆三字。修复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低沉的嗡鸣。沈清欢站在他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他眼底似乎有些复杂的情绪在沉淀,是满意是感慨还是别的什么她读不懂。
做得很好。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听不出太多波澜,但比最初那句冰冷的七位数已然柔和了太多。辛苦了。他转过头,目光落在沈清欢脸上。那双琥珀色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熬夜而带着淡淡的红血丝,眼下是浓重的青黑,但眼神依旧清澈沉静。
分内之事。沈清欢微微颔首,避开了他过于直接的注视。心脏在胸腔里不争气地加快了跳动。
《茶经》呢周砚深的目光转向旁边那张修复台。那本南宋孤本的状态比《琴谱》更糟,修复进程只进行到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