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唐王应诏 (第1/4页)
纪宇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凤阳升为“中都”,洪武八年,开始营建宫殿城池,为了震慑宗室,特设高墙作为“宗室罪人”囚禁地。
成祖朱棣靖难之后,将建文帝一脉,以及不服从的藩王都囚禁在凤阳高墙之内,形成“以祖地囚宗亲”的惯例。
宗室监狱分为高墙和闲宅,高墙一般羁押的是犯谋逆之罪的重犯,如建文帝之子朱文圭,两岁被囚,称“建庶人”,至天顺元年释放时已五十七岁,已经“不识牛马,口不能言”。
再有就是建文之弟,吴王朱允熥,永乐元年被废,囚禁至死,墓葬规格“仅容棺,无碑碣”,还有正德年间叛乱的宁王一脉,其子孙十一人被囚禁高墙之内,到嘉靖四十五年之时,仅存三人,形如枯槁。
此外嘉靖年间,被楚王世子朱英燿弑父牵连的楚王一脉后裔,都羁押于高墙之内,到崇祯年,在凤阳囚禁的宗室已经达到四百多人。
高墙是砖墙环绕的独立院落,墙高两丈,院中无花无树,仅留有一门,被囚之人,不得和任何人交流,若有人想探视,必须上奏京城,由皇帝批准,由中都留守司和锦衣卫日夜看守。
囚禁在高墙内的宗室,不仅无法与外界交流,还时常受到看守太监等人的残酷虐待,如身在地狱,形同枯槁。
相比之下,内宅的轻罪宗室就要舒服许多,以府邸样式建造,不仅可以在府内活动,还允许有侍女伺候着。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破凤阳之后,看着高墙内枯槁一般的宗室罪人实在可怜,竟然推倒高墙,将这些人全部都给放了。
此刻,在仅存的几处高墙院落中,一间屋子里透出微弱的灯光,屋内,一位中年男子在昏黄的灯下全神贯注地阅读着《商君书》,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