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开拔南京 (第3/4页)
纪宇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为庐州要兼顾信阳一带的顺军,黄得功在庐州留下了五千兵马和辎重,选择轻车简从的带领部队赶往南京。
崇祯朝初期,见卫所废弛,总兵平叛多依赖于家丁,崇祯皇帝决心整编出一支皇帝亲军,于是下旨由曹化淳提督,由内库出资,将腾骧四卫和京营精锐整合成了一支万人劲旅。
曹化淳选拔了,孙应元、周遇吉和黄得功为将领,在京城进行整编训练,勇卫营分有骑兵营,步兵营还有火器营。
崇祯九年,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绕过长城,直插北京城下,刚刚整训完毕的勇卫营作为主力,在各地勤王部队的配合,击退清军,首战成名,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都立功被皇帝嘉奖。
从此以后,勇卫营成了救火队员,崇祯十年南下,与张献忠等叛军鏖战庐州,为庐州解围后又进入河南,当年末,勇卫营又参加郑州、密县之战,大破流贼,斩首千余。
崇祯十一年,清军再次入关劫掠河北、山东,勇卫营赶往德州,黄得功使用车营战术,利用火炮和火铳在吴桥大破敌军,以多胜少,击溃八旗兵。
崇祯十二年后,因为张献忠等人死灰复燃,勇卫营只得南北分裂,黄得功留在淮南一带,孙应元和周遇吉则是前往河南。
崇祯十三年,在兵部尚书杨嗣昌“十面张网”的政策下,明军开始分散守卫关卡要塞,孙应元和周遇吉在丰邑坪击败罗汝才、贺一龙等流贼,黄得功在潜山之战斩杀张献忠的义子王兴国,并于崇祯十四年俘虏李青山,押回北京处死。
直到崇祯十五年,孙应元战死罗山,今年初,调任为山西总兵的周遇吉战死宁武关,当年京城出来的这一支部队将领,都无人投降,并且打出了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