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5/34页)
载酒慰风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看这个,沈怡的指尖点在纸上一行字上,声音清越,‘四逆汤’,回阳救逆。附子三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二钱。用于亡阳虚脱,四肢厥逆……附子炮制火候是关键,去其烈毒,存其回阳之力。需用姜汁久浸,慢火煨透……
她开始讲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将那些晦涩的医理和玄妙的药性,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他听。陆欢屏住呼吸,贪婪地听着,看着沈怡白皙的手指在纸上移动,看着那些陌生的方块字在她口中化作神奇的钥匙,仿佛能打开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光明的世界。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
简陋的泥屋里,只剩下沈怡清泉般流淌的讲解声,和陆欢偶尔压抑着激动的、粗重的呼吸。他笨拙地拿起炭笔,在另一张黄麻纸的边缘,努力地模仿着沈怡写下的字迹,一笔一划,歪歪扭扭,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阳光的光柱缓慢移动,灰尘在光中飞舞,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只有求知的渴望在无声地燃烧。
陆欢的天赋,像一块被深埋的璞玉,在沈怡的精心雕琢下,绽放出惊人的光彩。他识字极快,对药性的领悟更是有着近乎本能的直觉。沈怡倾囊相授,从最基础的《汤头歌诀》《药性赋》,到沈家秘藏的脉诀、针法图谱,甚至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独到见解,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她惊讶于他超乎寻常的领悟力,仿佛那些深奥的医理和药性,天生就流淌在他的血脉里,只需轻轻一点拨,便能豁然贯通。
陆欢也如饥似渴。白天,他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背着沈怡用最后一点钱给他置办的新药篓,攀上芙蓉镇外那些他曾无数次跋涉的山岭。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那些常见的、廉价的草药上。沈怡教他辨识那些深藏岩缝、幽谷中的珍品:根须如人形的野山参,叶片细长如剑的铁皮石斛,色泽金黄、形如莲座的雪莲花……每一株都价值不菲。他小心翼翼地采挖,动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轻柔,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草木,而是通往未来的金砖。
夜晚,泥屋那点如豆的油灯下,便是他苦读的时刻。沈怡坐在一旁,就着微弱的光线缝补他磨破的衣裳,偶尔抬头,便能看到陆欢伏在瘸腿的木桌上,眉头紧锁,嘴唇无声地翕动,背诵着那些拗口的药名和方剂。他的手边,是沈怡带来的、那几本早已翻得卷了边的医书,还有厚厚一沓他亲手抄录的笔记,字迹从最初的歪斜,渐渐变得端正有力。
沈怡看在眼里,心中既欣慰,又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柔情。她看到他因过度劳累而深陷的眼窝,看到他手指上被药草汁液染得洗不掉的青黄颜色,看到他为了记住一个复杂的方剂,一遍遍抄写到深夜。她走到他身后,将一碗刚熬好的、加了蜂蜜的安神药茶轻轻放在桌角。
歇会儿吧,陆欢。她的声音温柔似水。
陆欢从书卷中抬起头,眼睛因为长时间的专注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他看向沈怡,烛光在她脸上跳跃,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那双清澈的眼眸里,映着他的身影,盛满了关切。一股暖流猛地冲上心头,淹没了所有的疲惫。他放下笔,冲动地握住沈怡放在桌边的手。她的手很凉,指腹却因为连日操劳而有些粗糙。
沈怡,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滚烫的热度,等我!等我治好更多的人,等我攒够了钱,等我有了名声……他紧紧攥着她的手,仿佛攥着唯一的浮木,我一定用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把你娶进门!让你过上好日子!再也不让你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