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晴199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僧回答道:“回师父,山上的那棵古茶树,徒儿已采摘有十四回了。”他心中小心翼翼,生怕师父收回决定,默默附和。
“若生啊,为师本不可背弃约定,让你身涉凡尘,得护你终身周全。但近日,那位道士好似有些坐不住了。既然为师晓你心不向佛,也就不执你肉身在此,你且去吧。但要牢记若生这个法号的意义,遇事要懂得先用智,方可保全自己。”
小僧人连连叩拜:“师父教诲,徒儿谨记在心,谢谢师父的养育之恩,只怕徒儿天命在身,无法堂前尽孝,只望您保重自己,徒儿下山去了。”
被叫做若生的僧人,留下两行清泪,他自知没有师父,那些人哪能允许自己活到现在。
可路是自己的,他决意要去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他叩头感谢师父的培养和理解,便独自下山去了。
禅师目送徒儿下山,另一个浑厚有力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师父,您让师弟下山,就不怕这世俗,再次被搅得天翻地覆吗?师弟执念太深,恐怕此一去~~~。”
禅师回头看向一位中年的僧人,微笑道:“慧善,佛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你师弟天资聪颖,会懂得其中因果的。况且,他若不去,因何而生?你看那道士在山下已经住了有半月了吧,这岂不是因已到来了吗。”
“师父,那道士是有些突破了,但我少林寺并非他任意搅动之地。”慧善有一丝愠怒道。
“慧善啊,不可着相,你师弟心不向佛,却十四年参经颂佛,未曾向为师讨得一招半式。你精通大成佛法,却执念于斗武,这一层,你倒不如若生啊。”
“师父教育的是,是慧善着相了。”僧人向禅师低头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