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国方面派陈宜中、柳奋为首席代表,负责议和事宜。
柳奋亲自出面,来到南城,命令宋兵打开城门,放常玲玲一行入城。
谈判在襄阳府衙议事厅举行,双方代表落坐后,直入主题。
柳奋问道:"化平教想与大宋帝国议和,有什么条件?"
常玲玲答道:"三个条件,1、让化平教割据原来的大理国,作为宋国的藩属国,岁岁入贡宋国,但宋国不得派军驻扎在该地区;2、宋国承认化平教为国教,享受扫魔队的待遇,可在宋国境内自由传教;3、化平教新首领的产生,以及统属链的成员构成,宋国方面不得干预。"
陈宜中听了,用商量的口吻道:"常头领,除了第二条,其余宋国方面不难做到。大宋帝国西南隅乃蛮荒之地,尚未王化,让化平教高度自治,管理原来的大理国版图,是说得过去的。只是让帝国承认化平教是国教,甚至凌驾于扫魔队之上,就算宋国君臣答应,扫魔队成员恐怕不怕答应。"
常玲玲叹道:"我临行之际,教主反复强调,宋国君臣只有承认化平教为国教,和谈才能继续。"
柳奋说道:"前阵子化平教徒在大宋帝国各地搞剌杀活动,严重影响了帝国社会秩序,化平教必须把杀人越货的教徒交出来,再与帝国和谈。帝国还没宣布化平教是国教,化平教徒就恣意妄为了,如果成了国教,岂不变本加厉?"
常玲玲极力为化平教徒辩解,说因为一些宋国军民瞧不起化平教徒,才发生冲突的,这一切,都是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