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遵化县令汪伟毅在论道报上投稿,点名怒骂张昭唆使魏国公徐俌上书改革江南卫所,实则为架空兵部,实乃国之蠹虫,理当万人唾骂,以正官场风气。
实话说,官员指名道姓的骂新秦伯张昭,这在京师的舆论场实在很难有任何的作用。
大明朝的御史们早就在这么干。他们不是在报纸上骂,而是直接上书弹劾。
大明的御史就是这么尿性。谁当红就骂谁?日后的万历张相公执政时,一样有御史骂他!
这不能仅仅用御史们有业绩压力来解释,更多的是一种“叛逆”的文人精神。
说的好听点叫做“不盲从”,“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精神”,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文人相轻,眼红,博名声”。
这件事的“爆点”在哪里?在于遵化县令汪正堂在北直隶官场,公认的是张昭的人!
弘治十五年,张昭整合蓟镇军,连带着把遵化县的韩家给里清理。汪知县就是那时和张昭认识,因祸得福,反而因办事能力不错,得到张昭的欣赏。
早就有传闻,汪大令可能会在任期满之后,前往辽东任职。也就是张昭的岳父王承裕手下干活。这种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在张昭这个体系内其实很受重视的,要靠他们“卡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