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嬷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理性与感性的共振
法学院一年一度的模拟法庭大赛,成了两人命运交叠的正式舞台。抽签结果公布时,林一川看着控方:林一川、姜棠的字样,嘴角几乎咧到耳根。他隔着人群,朝姜棠的方向用力挥了挥手,换来对方一个略显无奈的轻微颔首。
备战的战场选在了法学院顶楼那间狭小却安静的研讨室。巨大的玻璃窗外是城市流动的灯火,室内只有白炽灯管的嗡鸣和翻动卷宗的沙沙声。他们的第一个分歧,出现在一份关键证人证言的可采性上。
这份证言必须排除。姜棠指尖点着卷宗复印件,语气斩钉截铁。她微微蹙眉,清冷的眸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锐利,证人在案发时处于醉酒状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其感知、记忆和表达能力存在重大瑕疵,证言真实性存疑,且可能误导陪审团对事实的认定。采信它,等于在控方的逻辑链条上埋下一颗随时会爆的雷。她逻辑缜密,条分缕析,像一台精密的司法仪器。
林一川身体前倾,双手撑在桌沿,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我不同意。醉酒状态下的证言并非必然无效。看这里——他抽出另一份材料,证人虽然醉酒,但他描述的凶手左耳垂缺失这一关键细节,与尸检报告和现场提取的带血耳饰完全吻合!这是无法伪造的客观指向。证据规则的核心是关联性与可靠性,这份证言在细节上的高度契合,恰恰证明了其核心内容的可靠性。我们可以申请法庭对其证明力进行重点审查,而非简单排除。他思维跳跃,善于在规则框架内寻找突破点,像一把试图撬开缝隙的利刃。
争论常常激烈到面红耳赤,研讨室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他们窥见了对方灵魂深处的光芒。姜棠惊叹于林一川天马行空却总能自圆其说的诡辩才华,他那份敢于挑战既定框架的勇气,是她这个习惯了在规则轨道上精确运行的人所欠缺的。而林一川则彻底折服于姜棠抽丝剥茧般的逻辑推演能力和对法条精准如手术刀般的运用,她的严谨与深度,让他这个常常靠直觉和热情驱动的人感到震撼,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崇拜。
激烈的头脑风暴后,短暂的休息时光显得尤为珍贵。林一川会瘫在椅子上,灌一大口水,然后眼睛发亮地跟姜棠描述他周末骑行去郊外野山的经历。你不知道,清晨的山顶,云海就在脚下翻滚,太阳跳出来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是金色的!我还遇到一只傻乎乎的小松鼠,追着我的车轮跑了好远。他手舞足蹈,笑容纯粹得像山涧清泉。
姜棠紧绷的神经也会在这种时刻放松下来。她会放下笔,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笑意,讲讲街舞社的糗事。新来的小学弟,每次练大地板(Power
Move)风车(Windmill)都把自己弄晕,上周直接撞倒了音响,现在大家看到他做准备动作就集体后退三步。她模仿小学弟晕头转向的样子,眼波流转间,冰雪消融,春水初生。清冷的声线染上温度,听得林一川心尖发烫。
这种微妙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僚机们的火眼金睛。闺蜜李瑶,那个有着小鹿般灵动双眼的女生,在图书馆偶遇姜棠时,不由分说地将一份标着模拟法庭核心资料-林一川急用的文件塞到她手里,挤眉弄眼地坏笑:哎呀,顺路嘛棠棠!他就在三号排练室,肯定望眼欲穿等着救命呢!姜棠捏着文件袋,耳根微热,在李瑶促狭的目光中无奈地走向排练室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