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逸不想长大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嗡——手机震动,屏幕亮起,是顾屿的信息,言简意赅,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
明天,北郊翠屏山采风,7点校门口集合。带雨具。选题,必须定。
翠屏山北郊那座以视野开阔、能俯瞰城市全景闻名的山我皱了皱眉,回复:理由市内素材不够丰富
那边几乎是秒回:山顶视角。城市全景与个体微光的结合点。我需要新的光线穿透这层霾。别问,来了就知道。
一如既往的独断专行。我看着屏幕上那不容置疑的句子,想起那本牛皮纸册子里流露的笨拙温柔,心里那点刚刚冒头的异样情绪又被强行按了下去。算了,为了经费,忍了。我深吸一口气,回了两个字:收到。
第二天清晨,天色依旧阴沉得可怕,厚重的铅灰色云层低低压着,仿佛伸手就能触及,空气湿冷刺骨。我套上冲锋衣,背上塞了笔记本、录音笔和一把结实雨伞的双肩包,准时到了校门口。顾屿已经到了,他靠在一辆线条硬朗、充满力量感的黑色越野车旁,穿着专业的防水冲锋裤和高帮登山靴,同样背着一个鼓鼓囊囊、一看就价值不菲的专业摄影包。他身边站着李锐和方晓,也都是一副严阵以待的装备。
看到我,顾屿只是抬腕看了眼他那只看起来就价格不菲的腕表,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上车。李锐开。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仿佛前几天那场差点掀翻屋顶的争吵从未发生。
越野车引擎低吼着驶出市区,窗外的景色由冰冷的钢筋水泥丛林渐渐过渡为起伏的墨绿色山峦。细密的雨丝开始飘落,打在车窗上,蜿蜒成一道道细小的水痕。车内的气氛有些凝滞。李锐和方晓小声交流着设备参数和可能的天气应对,顾屿则一直低头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卫星云图和实时气象数据,眉头紧锁,薄唇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
顾哥,这雨看着要搞事情啊,山顶会不会……方晓看着窗外越来越密的雨幕,担忧地问。
顾屿头也没抬,目光依旧锁定在屏幕上:山顶气象站最新数据,午后有短暂放晴窗口。值得一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