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大虾来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与顾家不对付的势力,也渐渐浮出水面。首当其冲的,便是以文官清流领袖、门下侍中**崔琰**为首的清河崔氏一党。崔琰门生遍布御史台和六部,尤其与吏部尚书**王甫**过从甚密。邸报字里行间,多次隐晦提及崔党官员弹劾边将“骄纵”、“靡费粮饷”,矛头隐隐指向顾巍所提拔的将领。更有甚者,直指兵部“权柄过重”。
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则是外戚。淑妃之父,**承恩侯高嵩**。其子**高焕**,现任左金吾卫中郎将,掌管京城部分卫戍,与顾巍所掌的兵部及即将踏入的羽林卫,职权上颇有重叠交叉之处。邸报中虽少直接冲突,但几处关于京城防务调整、军械调拨的争议背后,似乎都有高家的影子若隐若现。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除了崔、高,还有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彼此联姻,互为奥援,在朝堂之上形成一张张无形的巨网。
而羽林卫……顾晨翻看着关于羽林卫的零散记录。天子亲军,戍卫宫禁,名义上由皇帝直辖,设羽林大将军一人,其下分设左右郎将。现任大将军**薛振**,是皇帝潜邸时的旧部,忠心耿耿,深得信任。左郎将**赵乾**,出身寒门,是薛振一手提拔的心腹,以治军严苛、铁面无私闻名。右郎将之位,之前空缺,如今……由他顾晨“荣任”。
这绝不是一个清闲的恩典!右郎将,看似位在赵乾之下,但职责通样重大,负责宫城部分要害区域的守卫轮值。将他这个顾家子、一个出了名的“纨绔”放在如此敏感的位置,皇帝的心思……昭然若揭!是放在身边监视?是引蛇出洞?还是……借刀杀人?
顾晨放下手中一份记载着去年年底崔琰门生弹劾河西镇将“贪墨军饷”奏疏抄本的邸报,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奏疏中虽未明指,但河西镇将,正是顾巍当年一手提拔的爱将!这份奏疏,与其说是弹劾边将,不如说是对顾巍掌控兵部能力的质疑!
这朝堂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一步踏错,便是粉身碎骨!
他疲惫地揉了揉刺痛的额角,目光落在书案一角。那里放着一份特殊的“案卷”——不是邸报,也不是官方文书,而是青墨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一本厚厚的、纸页泛黄的手抄笔记。封皮上写着四个略显潦草的字:《京华拾遗》。
顾晨随手翻开。里面记录的并非朝政大事,而是京城官场、世家、勋贵圈子里流传的各种秘闻轶事、人物品评、甚至是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文笔辛辣,视角刁钻,显然出自某个不得志的“包打听”或“毒舌”文人之手。这东西,上不得台面,却往往能提供官方记录里看不到的、更为鲜活也更为阴暗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