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不知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午后的南华艺中,喧嚣暂时退潮。主教学楼里,学生们或在教室自习,或奔赴下午的专业课小课教室。偌大的艺术楼仿佛也进入了短暂的休憩,只有零星几个身影在走廊里匆匆而过。
三楼走廊尽头,一扇不起眼的旧木门虚掩着,门上的绿漆剥落得厉害,露出底下灰白的木头底色。门框上方挂着一个用硬纸板手写的牌子,字迹早已模糊褪色,勉强能辨认出“杂物·旧琴房”几个字。这里远离主要的排练厅和现代化琴房,位置偏僻,设备老旧,除了偶尔堆放些淘汰的乐器或杂物,平日里几乎无人问津。
此刻,一丝微弱却异常清泠的筝音,正从那条狭窄的门缝里,如同山间清泉般,悄然地、执拗地流淌出来。
是《幽涧》。
一首冷僻、艰深、几乎不为现代人所知的古曲。曲谱繁复,技法刁钻,意境更是孤绝清寒,仿佛描绘的是人迹罕至的深谷寒潭,月光照不透的浓荫,以及石缝间终年不化的冷冽泉水。寻常学生,别说演奏,连完整听过的都极少。
琴音并不响亮,甚至有些刻意压低的意味,却带着一种穿透寂静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冰层下艰难挤出的水滴,晶莹剔透,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泛音的运用清冷空灵,如同寒潭倒映的破碎月光;低音区的按滑沉郁顿挫,仿佛幽涧深处石块的摩擦与碰撞。旋律并非流畅婉转,而是充满了嶙峋的棱角和艰涩的转折,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孤绝。
陈筝就是被这声音“抓”住的。
她刚从主楼那边过来,下午没课,打算去排练厅找找昨天落下的一个卡通水杯。经过这条僻静的走廊时,那异常独特、完全不同于平日排练厅里听到的筝声,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猝不及防地缠住了她的耳朵,拽停了她的脚步。
她好奇地循着声音,最终停在了这扇虚掩的旧木门前。
指尖下意识地触碰到门上剥落的绿漆,冰凉粗糙的触感让她微微瑟缩了一下。她屏住呼吸,没有立刻推门,只是微微侧过身,小心翼翼地将脸颊贴近那条窄窄的门缝,向内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