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不知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并非谱面上标注的、相对平实的和弦支撑,而是一串极其密集、如同无数细小涟漪骤然荡开的快速颤音!这串颤音清泠而富有弹性,带着水的柔韧质感,并非对抗,而是一种精准的承接与缓冲!它巧妙地包裹住了笛音初起时那过于尖锐的棱角,将其冲势化解、吸收,如同温柔的江水托住了骤然俯冲的飞鸟,让那略显慌乱的“惊起”瞬间转化为一种符合曲意的、轻盈的腾跃!
笛音在林溪筝音的包裹下,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妙的镇定剂。陈筝明显感觉到自己那有些失控的气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抚平了。她眼中闪过一丝惊愕,随即是巨大的惊喜和安心。她立刻调整呼吸,指尖在笛孔上灵活地跳跃,笛音迅速变得稳定、轻盈起来,如同受惊的鸟儿在月光下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重新找到了飞翔的节奏。
“啾——啁——咻咻——”
清越的笛音开始在筝弦荡开的涟漪之上自由盘旋、穿梭。时而高亢如穿云,时而低回如掠水。筝音则始终如影随形,或是以绵长低沉的按滑营造出江水的深沉背景,或是以清泠的泛音模拟水波映月的粼粼光点,或是以密集的摇指制造出风拂江面的细微动态。
筝的沉静深邃,笛的灵动飞扬。
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两种风格迥异的表达,此刻却如同藤蔓与树干,溪流与卵石,在《春江月》的旋律中紧密地缠绕、交融,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层次的共鸣与对话。
排练厅里一片寂静。只有筝与笛的声音在流淌。其他声部的同学都忘记了演奏自己的部分,连周老师悬在半空的指挥棒也忘记了落下,所有人都被这意外却又无比和谐的“双声部”吸引住了。
首席柳清羽抱着琵琶,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许。李薇停下了拨弄中阮的手指,微微张着嘴。后排的王鹏甚至忘了放下手中的二胡弓。
陈筝完全沉浸在与筝音的互动中。她从未有过这样的演奏体验。那筝音像一张无形的网,又像一片温暖的海,包容着她的每一次气息吐纳、每一次指尖跳跃,引导着她,支撑着她,让她可以更加大胆、更加自由地去表达曲谱上标注的“惊鸟”之意。她吹奏得越来越投入,越来越自如,脸上洋溢着纯粹的、属于音乐的快乐光芒。
林溪的指尖在筝弦上翻飞。她的动作依旧精准、稳定,但那份精准之中,似乎多了一些难以言喻的东西。她的目光依旧低垂,专注于弦上,但她的耳朵,她的整个感知,都牢牢地系在了那清越的笛音上。她不再仅仅是演奏谱面上的音符,更像是在用筝弦回应着笛音的每一次起伏、每一次转折。那串最初的、超出谱面的颤音并非刻意炫技,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当那只“青鸟”莽撞起飞时,她下意识地伸出了手,稳稳地托住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