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不知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华艺中民乐团的排练厅,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松脂。吊扇徒劳地搅动着,发出沉闷的“嘎吱”声,却带不来丝毫凉意。窗外是铅灰色的深秋午后,光线吝啬地透过高窗,在地板上投下几块模糊的光斑。
《春江月》的排练正卡在第七小节双声部前的衔接处。一遍,两遍……周老师紧锁的眉头始终没有松开。指挥棒每一次落下,都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感。古筝作为引子的铺垫部分,需要一种近乎完美的稳定和精准,为即将到来的笛子华彩奠定基调。
林溪端坐在筝前,背脊挺得笔直,像一株绷紧的翠竹。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沿着鬓角悄然滑落,消失在浅蓝色校服衬衫的领口。她的右手拇指义甲在弦上划过,带出一串清泠如碎玉的泛音,但左手——负责在雁柱旁按压、控制音高和揉弦的左手,却几不可察地微微颤抖着。
连续高强度的练习,加上昨夜在旧琴房修改《青鸟赋》初稿到深夜,指尖的疲惫感如同附骨之疽,悄然蔓延。更糟糕的是,她左手食指义甲内侧固定用的、那根细细的尼龙线绳,似乎因为反复的按滑动作和汗水的浸渍,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松脱了。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指尖的异样——那层包裹着指腹、带来稳定触感的冰冷金属,似乎与皮肤之间产生了一丝微小的、令人不安的松动感。每一次按压弦丝,指尖传来的震动都带着一种失控的、滑腻的预兆。
不安如同细小的冰锥,刺入专注的心湖。
“古筝,引子最后两小节,情绪再沉一点!注意音准!”周老师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指挥棒精准地点向林溪的方向。
林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指尖那恼人的松动感,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关键按滑。左手食指需要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幅度不大却要求极其精准的揉弦加滑音,模拟月光初升时水面细微的、粼粼的波动。
她屏息凝神,指尖蓄力,正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