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9/15页)
北极尼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短暂的昏暗过后,眼前豁然开朗。晋阳城内的景象扑面而来。
街道比张杨想象的要宽阔些,由大块青石板铺就,虽然不少地方石板碎裂,积着污水和秽物,但整体格局方正,依稀可见昔日州治的底蕴。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宅邸,高矮不一。临街的铺面挂着各式各样的幌子:酒旗、布招、药葫芦、铁器铺叮当作响的招牌…空气中弥漫着更为复杂的味道——刚出炉的胡饼麦香、蒸煮食物的热气、劣质脂粉的甜腻、药材的苦涩、还有牲畜粪便和污水沟散发的阵阵恶臭,所有气味都在这寒冷的空气中发酵、混合。
行人摩肩接踵,服饰各异。有穿着厚实皮袄、赶着驮满货物的骡马、风尘仆仆的行商;有穿着粗布短褐、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小贩;也有穿着整洁襦裙、在婢女陪伴下匆匆走过的妇人;更多的是为生计奔波的普通百姓,脸上带着乱世特有的疲惫和谨慎。车马在并不宽敞的街道上艰难穿行,车夫的吆喝声、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哭闹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各种声音汇聚成一片嗡嗡的、充满烟火气的嘈杂背景音。
“百工坊在城南,沿这条大道直行,过两个路口左转便是。”队率赵五殷勤地指着路,又压低声音道,“从事,那地方鱼龙混杂,三教九流都有,您多留神。”他显然是把张杨当成要去采购军需物资了。
“有劳。”张杨点点头,示意李老七给了赵五一小串分量不轻的五铢钱(原主仅存的一点私房)。赵五接过钱,脸上笑开了花,连声道谢,目送着这支小小的骑兵队伍汇入晋阳城喧闹的人流。
走在晋阳的街道上,张杨的目光如同雷达般扫视着两侧的店铺。他努力回忆着肥皂的制作方法,核心原料是油脂和碱。油脂,猪油应该最容易获取。碱…草木灰水!对,就是它!
很快,一家挂着“陈记肉铺”幌子、门口还摆着半扇猪肉的铺子映入眼帘。油腻腻的案板,刺鼻的生肉和血腥气,膀大腰圆的屠夫正挥舞着砍刀剁骨。
张杨勒住马,翻身下来,将缰绳丢给李老七,径直走向肉铺。那屠夫看到一位穿着官服、挎着腰刀的军官走过来,脸上凶悍之气立刻收敛,换上了几分小心和讨好:“军…军爷?您要点什么?刚宰的肥猪,上好的膘肉!”
“不要肉。”张杨开门见山,努力忽略那浓烈的血腥气(这让他又想起营门口),指着挂在铁钩上、白花花的板油,“这个,猪脂膘,怎么卖?要…十斤!”他估摸了一下,十斤应该能熬不少油。
屠夫愣了一下,显然很少遇到专门来买生板油的军官,但生意上门岂有不做的道理?“哎哟,军爷您识货!这板油熬油最香了!十斤…算您…二十钱!”他报了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