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23页)
胖橘柚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阳光,带着点北京秋天特有的干燥爽利,斜斜地切过老四合院的天井,在青砖地上投下明晃晃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像无数微小的精灵在光束中舞蹈。这院子有些年头了,青砖缝里顽强地钻出几根倔强的杂草,屋檐下的木雕花板被岁月磨得圆润模糊,透着一股沉沉的、被烟火气浸透了的温润。它属于一对刚结婚的小两口,眼里还闪着对未来生活热切憧憬的光。
林师傅,您看…这西厢房,我奶奶以前住的,新郎小赵搓着手,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眼神飘忽着不敢往那扇紧闭的雕花木门多看,她老人家走了快半年了,可我们俩…尤其是我媳妇儿,晚上老说听见里头有动静,像是…像是老太太在叹气,翻箱倒柜找东西似的…他媳妇儿小敏站在稍后一点,脸色有点白,紧紧挽着丈夫的胳膊,用力点了点头。
我,林语,干这行整整十年了。阴阳房屋清理师,名片上是这么印的,听着玄乎,其实内核挺科学。我冲他们温和地笑了笑,提起脚边那个看起来像高级工程师工具箱的银色铝合金箱子。别紧张,交给我。多半是老人家残留的强烈‘思念体’,一种特殊频段的生物电磁场,附着在她生前常用的物件或者特定空间里了。对敏感体质的人,尤其夜里环境安静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幻听幻视。
箱子咔哒一声轻响打开,里面规整得像手术器械台。我熟练地取出一个巴掌大的手持能量探测仪,屏幕是柔和的蓝光。对着西厢房紧闭的门缝轻轻一扫,屏幕边缘立刻泛起一圈淡淡的、极不稳定的橘红色光晕,数值在低频区间微微跳动。我点点头,又拿起一个造型奇特的眼镜戴上,镜片瞬间切换成深色模式。透过镜片看过去,门缝里果然隐隐约约渗出一丝丝极其稀薄、几乎透明的灰白色雾气,像冬日里呵出的一口微温气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陈旧老屋的阴凉感。
嗯,浓度不高,轻微‘情绪残留’。我摘下眼镜,语气平静,带着职业性的笃定,这能有效安抚雇主的情绪。我从箱子里拿出一个银色金属罐,罐身简洁流畅,只在侧面印着一行小字:Nano-Ag
Dispersant。纳米银微粒气溶胶,我晃了晃罐子,对小两口解释,能高效中和、分解这类特定波长的残留生物电信号,物理层面的‘净化’。
我戴上特制的防雾呼吸面罩,动作利落地推开西厢房的门。一股陈旧的、混合着尘土、樟脑丸和淡淡药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房间不大,收拾得很整洁,一张老式雕花木床,一个掉了漆的五斗橱,窗边一张小书桌,上面还摆着个插着塑料花的玻璃花瓶,积了层薄灰。阳光透过糊着高丽纸的窗棂照进来,光柱里尘埃浮动的景象更加明显。
探测仪再次确认了能量残留主要集中在床铺和五斗橱区域。我举起纳米银喷雾罐,对着目标区域,均匀、细致地喷洒。细密到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银白色雾气无声地弥漫开,带着一丝极淡的金属冷却气味。空气中那些稀薄的灰白雾气,在喷雾覆盖下,如同被投入水中的墨滴,开始极其缓慢地扭曲、稀释、消散。整个过程安静、迅速,甚至带着一种奇特的、科技化的仪式感。没有任何光影特效,没有念咒画符,只有喷雾罐轻微的嘶嘶声在寂静的老屋里回响。
好了。我收起罐子,摘下面罩,又用探测仪扫了一遍。屏幕一片纯净的蓝,边缘的橘红晕染消失无踪。残留清理完毕。你们可以安心住。如果还有任何不适感,可能是环境心理因素,建议换个亮堂点的灯泡,或者放点轻音乐。我递给他们一张名片,随时联系。
小两口如释重负,脸上的紧张被感激取代,连声道谢,爽快地结了账。走出四合院,秋日下午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驱散了老屋里的那点阴凉。我坐进自己那辆洗得干干净净的黑色SUV,刚启动引擎,准备规划下一单,手机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