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颖溪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历史上真实的伊本·西拿(阿维森纳)早在1037年就长眠于哈马丹,但他关于视觉感知的论述却在伊斯兰世界生生不息。在《治疗论》第三卷中,这位波斯哲人提出光的金字塔理论,认为视觉是物体形态通过光线在眼球内重建的过程——这种将光学与几何结合的思想,成为后世细密画理论的重要基石。
我们设定的这位16世纪化身,是苏莱曼大帝的宫廷画师总管,同时身兼苏菲教团长老。他左手握着伊本·西拿的哲学残卷,右手持着细密画大师贝赫扎德的画笔,在托普卡帕宫的地下水宫主持着神秘的艺术审判。当威尼斯商人带来提香的裸体素描时,正是他下令用玫瑰水洗净被污染的纸张;也是他在月夜带领学徒们用几何仪测量星图,证明安拉的视角不需要透视法。
他最惊人的创作是那部用金粉与罂粟汁液书写的《视觉之书》,其中宣称:真正的画家应当如蜘蛛般工作,从自己体内抽出神圣几何的丝线,而非如苍蝇粘附在腐败的现实表面。这个意象后来直接启发了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关于蜘蛛画家的描写。
3.
隐形叙事者: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后裔(信件传递者)
在里亚托桥与香料仓库之间的阴暗巷道里,安东尼奥·波罗经营着一项特殊业务——用热那亚商船走私思想。作为马可·波罗的曾孙,这个患有虹膜异色症(左眼碧绿右眼棕黄)的混血儿,天生适合在东西方之间扮演幽灵信使的角色。
他的商队货单上既有威尼斯玻璃匠特制的棱镜,也有大马士革钢打造的圆规;羊皮箱底层既藏匿着教会禁止的解剖图册,也偷运着奥斯曼宫廷流出的神秘手稿。正是他在1501年深秋,将那卷据说浸过亚历山大图书馆羊水的阿拉伯古籍,混在一批波斯地毯中送进了丢勒的工作室。
这个虚构人物身上浓缩了16世纪地中海贸易的所有矛盾性: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却戴着土耳其护身符;他贩卖的镜子让奥斯曼贵妇看清自己的容颜,却因此加速了细密画传统的瓦解。在书信往来中,他时而用柠檬汁在账本边缘记录两位大师的争论片段,时而故意调换信纸顺序制造理解障碍——就像他祖先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刻意混淆东方城市的方位。
当1566年苏莱曼大帝阅读这些信件时,安东尼奥早已化作金角湾的一缕海雾。但他在佩拉区的仓库墙洞里,留下了最后一件未送达的货物:副以拉丁文和阿拉伯文双语标注的眼镜,镜片上蚀刻着《古兰经》与《圣经》中所有关于光的经文。这件道具后来成为本书视觉档案部分最引人深思的展品。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