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熙凤则经历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惊吓。旺儿媳妇被凤姐亲自下令捆了,打了个半死,连同那本要命的账册一起,作为背主妄为的铁证上交给了贾母处置,勉强将自己摘了出来。经此一吓,凤姐对黛玉是又恨又怕,更生出了十二万分的忌惮。她是个极其现实的聪明人,深知王夫人这棵大树已倒,而林黛玉……这个看似柔弱、实则手段狠辣、背后还隐隐站着北静王府的孤女,已成了她必须重新审视甚至……需要小心讨好的存在。她再不敢明着克扣潇湘馆的份例,甚至在某些小事上,开始不动声色地向黛玉示好。
贾母对黛玉的态度则变得极其复杂。一方面,是黛玉揭开了印子钱这足以毁灭贾府的脓疮,让她后怕不已;另一方面,黛玉展现出的这份超出掌控的深沉心机和雷霆手段,以及她与北静王府那层神秘的关系,都让贾母这个深谙权术的老封君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和疏离。她依旧怜惜黛玉孤苦,但那份怜惜里,多了许多审视和难以言说的隔阂。她开始有意识地让宝钗更多地出现在宝玉身边,那金玉良缘的意图,在贾母心中变得更加清晰和急迫起来。
黛玉对此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外祖母的怜惜宝玉的情分这些前世曾视若生命的东西,如今在她眼中,早已轻如尘埃。她的目标无比明确:积攒足够的力量,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
绛云阁在张顺(实则是探春和黛玉)的用心经营下,生意愈发红火。借着北静王府那条隐秘的线,黛玉的触角开始谨慎地伸向更赚钱的领域——胭脂水粉和海外泊来的新奇香料。她利用自己前世对诗词意境和色彩的敏感,亲自参与了几款胭脂和香露的配方调制,颜色别致,香气清雅不俗,一经推出,很快在京城官宦女眷的小圈子里流行起来,利润滚滚而来。这些钱,一部分用于扩大绛云阁的规模,一部分则被黛玉以各种隐秘渠道,兑换成易于携带、价值稳定的金叶子和小额银票,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她安身立命的资本之河。
她与北静王水溶的联系,也并未中断。借着园林营造的话题,通过王府长史官,她将自己前世记忆中关于大观园各处景致的精妙构思、以及一些更宏观的关于城市水系治理、皇家苑囿设计的想法,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札记,呈送过去。这些远超时代局限的见解,每每让水溶惊叹不已,更视黛玉为不可多得的奇才。他投桃报李,不仅在一些商业渠道上给予黛玉方便,更在无形中,为她撑起了一把强大的保护伞。贾府中人虽不知具体,但林姑娘颇得北静王爷青眼的传言,已足以让许多宵小之徒望而却步。
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与暗地的筹谋中飞快流逝。转眼间,一个震动整个贾府乃至京城的大事终于降临——宫里的贤德妃贾元春,蒙圣上隆恩,获准回家省亲!
整个贾府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为了迎接贵妃凤驾,贾府斥巨资修建省亲别墅——大观园。园子的设计督造,成了头等大事。贾珍、贾琏等人忙得脚不沾地,请了山子野等名匠,图纸画了一稿又一稿,却总难令贾政完全满意。贾政是读书人,讲究个天然图画、意境深远,总觉得匠气太重,少了那份浑然天成的雅致。
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被提了出来——北静王水溶在一次与贾政的闲谈中,似是无意地提及:贵府上那位林姑娘,于园林一道,见解独到,常有惊人之语。政老何不听听小辈的意见或可另辟蹊径。
贾政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想起黛玉素日的才情,又想到北静王对其的推崇,心中不由一动。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他命人将大观园的几稿设计图送到了潇湘馆。
黛玉看着眼前摊开的图纸,心中百感交集。大观园……前世葬送了她所有青春与幻梦的地方。那些熟悉的景致名称——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稻香村……一一映入眼帘。她闭上眼,前世在园中漫步、欢笑、垂泪的种种情景清晰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