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溶却兴致盎然,又指着园中几处景致,与黛玉探讨起来。黛玉收敛心神,谨慎应对,只在不经意间,引着话题向更广阔的方向滑去,从江南园林的婉约,谈到北地宫苑的恢弘,言语间偶尔提及江南织造、漕运盐务,看似无心,却每每点到关键。她前世虽不通俗务,但父亲林如海身为探花,又任过巡盐御史,家中往来皆是饱学之士,谈论国事民生亦是常事。那些曾被她忽略的只言片语,如今在她刻意的回忆和梳理下,竟也显露出不同寻常的洞察力。
水溶越听越是心惊。眼前这纤弱少女,言谈间展现出的格局与见识,竟远超许多朝堂上的须眉男子!她不仅懂风月,更通世事!这份敏锐与才情,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拥有。他看向黛玉的眼神,由最初的惊艳欣赏,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重视与探究。
林姑娘见识之广博,见解之深刻,实在令本王……叹为观止。水溶由衷赞叹,目光深深,不知姑娘对如今江南丝茶商路因水患阻滞,有何看法这已不是园林闲谈,而是切切实实的经世之问了。
黛玉心念电转。机会!一个将触角伸出贾府深宅的机会!她稳住心神,迎上水溶探寻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冷静:民女斗胆妄言。水患为天灾,商路受阻乃必然。然商贾逐利,如流水不避山石。官道不畅,必有私道暗通。堵不如疏。若朝廷能趁此灾后重建之机,遴选沿河州县得力干员,专司疏浚河道、修复码头驿馆之责,并特许通行凭证,验货抽税。一则解商贾燃眉之急,货畅其流;二则朝廷可得一笔额外税银,用于赈灾及河工;三则……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亦可借此契机,将那些私运暗渠纳入官管,防患于未然。此乃‘以工代赈’、‘化私为公’之策,虽非治本,或可暂缓困局。
一番话,条分缕析,利弊权衡,竟隐隐指向了朝廷可能的应对之策。水溶听得眼中异彩连连,看着眼前这侃侃而谈、眉宇间隐现睿智锋芒的少女,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她。这哪里还是那个传闻中只会哭哭啼啼、多愁善感的林妹妹
好一个‘以工代赈’、‘化私为公’!水溶拊掌,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林姑娘真乃女中诸葛!此策虽未尽善,却已切中要害,极具可行之思!本王受教了!他沉吟片刻,从腰间解下一枚小巧玲珑、通体碧绿、刻着古朴夔龙纹的玉佩,递向黛玉,此佩虽小,却是本王信物。姑娘日后若有所需,或有所见闻,可凭此佩,遣人至王府寻长史官,自会通传于本王。
这信物的分量,非同小可!黛玉心中剧震。她没想到对方竟如此看重!她没有推辞,也没有流露出受宠若惊的惶恐,只是郑重地伸出双手接过那枚尚带着对方体温的玉佩,触手温润,沉甸甸的如同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机缘。
谢王爷厚赠。她深深一礼,声音平静,唯有微颤的指尖泄露了内心的波澜,民女定不负王爷信任。她知道,一条通往贾府高墙之外的路,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路,已在脚下铺开了一角。
回到贾府,黛玉的心境已截然不同。北静王的信物如同一颗定心丸,也像一把开启新局的钥匙。她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向那个在心底酝酿已久的计划。
第一步,需要钱,需要完全属于自己、不受贾府掣肘的钱。她瞄准了贾府内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后街那些依附于贾府生存的小铺面。其中有一家小小的、门可罗雀的南货铺子,掌柜姓宋,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人,因不善经营,又常被府里管事克扣盘剥,早已入不敷出,濒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