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d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的画室里,贴记了临摹的作品——从最初歪歪扭扭的简笔画,到后来线条流畅的插画,每张画上都标着日期。有张画旁边写着:“2018年3月,第47次画猫,还是不像。”下面用红笔补了一句:“2019年5月,终于画出了猫打哈欠的样子!”
她花了五年时间,才接到第一单商业合作——给一本儿童绘本画插图。出版社的编辑说:“你的画里有种笨笨的温柔,孩子们会喜欢的。”
现在的阿园,不算大红大紫,却有了一群固定的读者。有家长留言:“我家孩子总缠着我读你画的绘本,说‘这个阿姨画的小熊,和我抱着睡觉的小熊一模一样’。”
阿园说:“以前总急,觉得别人都在飞,就我在爬。后来才发现,爬有爬的好处——能看清路边的花,能接住掉下来的果。”
我还认识一对夫妻,三十多岁才决定要孩子。女方是医生,男方是工程师,两人年轻时总说“先拼事业,晚点再生”。等身边的朋友都开始给孩子报兴趣班了,他们才迎来自已的宝宝。
有次聚会,朋友开玩笑:“你们这是赶晚集啊,等孩子上小学,你们都快五十了。”男方笑着说:“其实也挺好,我们现在比年轻时更有耐心。以前我连自已的袜子都懒得洗,现在能半夜起来给孩子换尿布,还觉得挺幸福。”
他们的聊天朋友圈里,没有“娃考了100分”的炫耀,更多的是细碎的日常:“今天给宝宝让的辅食,他居然吃了半碗”“带他去公园,他追着蝴蝶跑,笑了整整一下午”。照片里,夫妻俩眼角有了细纹,却笑得比谁都舒展。
想起我外婆常说的一句话:“庄稼有早稻晚稻,人也有早成晚成。”早稻成熟得快,能赶上夏收;晚稻长得慢,却经得住秋霜。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各有各的时节。
第四节、《别让“比较”偷走你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