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7页)
时微知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她的手电筒在地上照出一圈光晕,光晕里有只小蚂蚁正拖着比自己大两倍的面包屑,一步一步缓慢地挪动,触角不停地试探着方向。你看,林溪碰了碰我的胳膊,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它也没觉得自己不行啊。我看着那只蚂蚁费劲地爬坡,突然觉得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悄悄松动了。
3
逆风翻盘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飘着细雨的午后。数学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他的办公桌上摊着我的试卷,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低级错误,红墨水像醒目的伤口。你看这道解析几何,他用铅笔在图上画出辅助线,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去年你就错在这一步,今年换了道题,还是栽在同一个陷阱里。他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纸页已经发脆,边缘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有个叫阿明的学生在页边写着:2018年9月15日,今天又错了三道数列题,原来我总是忘了验证n=1的情况。下面还有一行老师的字:记住这种痛感,下次就不会再犯了。
那行字像针一样扎进心里,突然想起每次犯错后那种懊恼的心情,胸口发闷,眼眶发热。原来那些疼痛的感觉,都是在提醒我该如何成长。那天傍晚,班主任路过教室,看到我还在演算题目,递来一杯热奶茶,杯壁上凝着水珠,握在手里暖烘烘的。我带过的学生里,有个孩子第一年差五十分,第二年超了录取线三十分。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像冬日里的阳光,他说复读不是重复去年,是带着经验重新出发。温热的奶茶在手心里发烫,我突然明白,比起分数,更该在意的是那些曾经跌倒的地方,有没有长出新的力量。
我开始重新整理错题本。不再是简单地抄题和答案,而是在每道题旁边写下错误原因和避坑指南。三角函数错了,就标注注意角度范围是否需要分类讨论,用红笔在旁边画个醒目的感叹号;古诗默写错了,就用荧光笔标出易错的同音字,旁边画个哭泣的小人儿自嘲。林溪看到我的错题本,眼睛亮了起来,像发现了宝藏:我们可以搞个错题共享库啊!每个人把自己最容易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大家一起避坑。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响应。后排的男生赵磊主动把自己的物理错题本贡献出来,他的本子上画满了受力分析图,每个力的方向都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红色代表重力,蓝色代表支持力,像一幅严谨的科学画卷;前排的女生苏晓晓整理了厚厚的英语作文模板,用荧光笔标出了不同话题的万能句式,页边还画着可爱的小插图,励志类画星星,环保类画小树;就连最沉默寡言的学霸陈默,也在课间主动给大家讲解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他说话时语速很慢,每个知识点都讲得清清楚楚,阳光落在他认真的侧脸,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
我们成立了错题互助小组,每天晚自习后聚在一起,把当天最棘手的题目拆解成得分步骤。有次我发烧请假,第二天回到教室,发现课桌里塞满了同学的笔记。物理课代表在我的错题本上补了整整三页解题思路,字迹工工整整,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旁边写着加油,等你归队。深冬的夜晚格外冷,我们裹着厚外套在走廊背书,哈出的白气模糊了眼镜片,却没人愿意先回温暖的教室——因为总有人在背完一段课文后,转身问一句:这句古诗的意象,你记住了吗清冷的月光洒在走廊,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串紧紧相依的省略号。
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第三次模考时,我竟然提前十分钟答完了数学试卷,检查时发现曾经让我头疼的概率题,如今一眼就能看出突破口。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游走,那种掌控感让心跳都变得轻快起来。语文老师在我的作文评语里写:你的文字里有了韧性。我看着那行字,突然想起自己曾在作文里写过破茧成蝶,当时只觉得是华丽的辞藻,现在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