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5页)
郭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八泪汤:孟婆汤的前世今生
一、生泪:初遇与缘起
在永乐年间,苏州城宛如一幅细腻入微的江南水墨画,悠悠铺展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彼时的阿鸾,恰似春日里刚刚绽放的花朵,天真烂漫,俏皮可爱。她每日精心梳起的双丫髻,随着她轻快的步伐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活力。阿鸾的花摊,就像一方镶嵌在玄妙观前的诗意天地。玄妙观前人潮如织,热闹非凡,而她的花摊摆满了娇艳欲滴的鲜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芬芳馥郁,引得行人纷纷侧目。
阿鸾守着这方小小的花摊,眼中满是对生活的憧憬。买花的人形形色色,其中不乏一些饱读诗书的书生。他们身着长衫,手持折扇,儒雅风流。每当围在阿鸾的花摊前,书生们总会兴致勃勃地讲述着那些奇闻轶事,尤其是关于神仙鬼怪的传说,更是让阿鸾听得如痴如醉。而在这些传说中,阴间奈何桥的故事,像一颗神秘的种子,在阿鸾的心中种下了好奇的芽。书生们口中描述的奈何桥,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桥边有位孟婆,给过往的魂魄递上一碗汤,喝下之后,便能忘却人世间所有的烦恼忧愁,干干净净地重新开始新的轮回。然而,年少的阿鸾对此半信半疑,在她纯真的心灵里,这世上最难以忘怀的,是自己刚出生时,母亲那温柔的怀抱。那怀抱就像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包裹着她,给予她无尽的安全感,深深地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
直到那一天,命运的丝线开始悄然交织。阿鸾像往常一样在街头忙碌着,突然,一阵嘈杂声吸引了她的注意。只见不远处,一位产妇躺在简陋的门板上,痛苦地挣扎着。她的面容因剧痛而扭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那汗珠比阿鸾精心培育的茉莉还要硕大。产妇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块红布,红布上绣着半朵莲,针线细密,看得出倾注了不少心血。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蕴含着母亲对即将诞生的小生命的美好期许。
当稳婆小心翼翼地把啼哭的婴儿抱到产妇眼前时,产妇原本痛苦的脸上突然绽放出了笑容,那笑容中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欣慰,仿佛所有的痛苦在这一刻都化为乌有。然而,紧接着,泪水便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滴落在红布上,晕开了一个小小的圆圈,仿佛是命运留下的独特印记。那泪水里,既有对新生命诞生的感动,也有为人母的复杂心情,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交融。
这就是生泪。多年后,在地府那阴森森的奈何桥边,判官神情庄重地指着汤锅边的陶碗,对阿鸾说道。判官的声音低沉而肃穆,仿佛带着岁月的沧桑。最纯净的那滴生泪,蕴含着生命最初的温暖,能让魂魄忆起刚出生时,那无与伦比的温暖瞬间。
阿鸾轻轻抚摸着碗底的泪痕,思绪如潮水般涌回过去。她想起了自己的红布,同样绣着半朵莲,那是母亲在离世前,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一针一线为她缝的嫁妆。母亲的音容笑貌在她眼前浮现,那温柔的目光、亲切的话语,仿佛就在昨日。母亲曾说,半朵莲是一种期许,希望阿鸾能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一刻,阿鸾深刻地感受到,这生泪,不仅仅是一滴眼泪,更是生命传承中,那份深沉而无私的爱的见证。它承载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厚意,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永远留在了阿鸾的心中。
二、老泪:岁月沉淀的苦涩与甜蜜
收集老泪,对阿鸾来说,是一场长达五十年的漫长等待。这五十年里,阿鸾已经开始在忘川河边搭建炉灶。忘川河的河水汹涌澎湃,泛着幽绿的光芒,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那口青石锅稳稳地架在灶上,终日冒着袅袅白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等待。然而,锅里煮出的汤,却始终无法达到让人忘却忧愁的效果。判官告诉她,还需要七种不同的眼泪,才能熬制出真正的孟婆汤。于是,阿鸾便日复一日地坐在奈何桥边,静静地看着无数魂魄哭着走过。这些魂魄中,有的默默流泪,泪水在脸颊上缓缓滑落,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哀伤;有的欲哭无泪,眼神空洞,仿佛所有的情感都已被岁月抽离。而即便掉落的眼泪,也未必是她苦苦寻觅的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