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5/6页)
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工作室的订单越来越多,赵卫国找了五个老伙计一起干。老王负责质检,老张管材料,老周虽然手抖,却能把零件打磨得比镜面还亮。他们还招了三个大学生,小马负责画图,两个女生学直播运营,每天的直播在线人数稳定在百万以上。
有一天,王总突然带来个老外,金发碧眼,胸前挂着“西门子”的工牌。“这是汉斯先生,他们想请您去德国讲课。”王总的语气里带着骄傲。
汉斯用生硬的中文说:“赵先生,我们的机器做不出您这样的精度,想请教您的秘诀。”
赵卫国把他带到镗床前,拿起一把老锉刀:“秘诀就是这个。机器再准,也得靠人手找感觉。就像这锉刀,用了三十年,它认识我的手,我也认识它。”
汉斯突然鞠躬:“我明白了,您传承的是‘人’的温度。”
直播一周年那天,工作室举办了场“老手艺展”。赵卫国的老镗床被摆在最中间,旁边是父亲的老账本,他的铁皮盒,还有小敏刚完成的第一个零件。参观的人排起了长队,有白发苍苍的老工人,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抱着孩子的父母,指着镗刀说“这是能做出飞机零件的宝贝”。
赵卫国站在展台前,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眼睛发酸。他想起三十年前,自己攥着学徒证站在车间里,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想起工厂破产那天,他蹲在门口抽烟,觉得天塌了;想起在戈壁滩上,老捷达的引擎发出绝望的嘶吼……
“爸,该直播了。”小敏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她穿着蓝色工装,手里拿着镗刀,像极了年轻时的他。
赵卫国走上直播台,对着镜头笑了笑。铁屑在灯光下飞舞,像无数个跳动的星火,照亮了他眼角的皱纹,也照亮了身后“老工匠工作室”的招牌。
“今天咱不说技术,说说‘传承’。”他举起那把断过三次的镗刀,“这刀就像咱工人的日子,断过,修过,却从来没怕过。只要有人拿它,它就能接着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