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8/8页)
海天一色丽人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是机器不如人。”赵卫国指着智能组的参数表,“你们看,这里的冷却时间设短了05秒,机器按程序走,不会多等,但人手能感觉到刀头的温度变化,会自动放慢半拍。这半拍,就是经验。”
林默突然拿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画面里是位白发老人在车间里比划着什么,正是林建国。“这是我爷爷去年拍的,他说‘反镗法的关键在刀柄的倾斜角度,得像端着碗水走路,既不能洒,又不能慢’。”
赵卫国看着视频里熟悉的动作,眼眶有点热。二十年前老林教他时,也是这样端着碗水示范,说“手稳不是僵,是活的”。现在这碗水,要传到林默手里了。
夕阳西下时,学生们陆续离开,车间里留下满地的铁屑,像铺了层碎金。林默临走前把爷爷的笔记留在了操作台上,封面是用牛皮纸包的,上面用红漆写着“铁屑识要”四个字,笔锋和赵卫国的老账本惊人地相似。
赵卫国翻开笔记,第一页画着片螺旋状的铁屑,旁边写着:“1965年,镗制水轮机轴,铁屑如麻花,此为最佳状态。”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老账本里,也有一页画着几乎一样的铁屑,标注着“1983年,修拖拉机变速箱,同法炮制,稳如老狗”。
字迹一刚一柔,却像两把交握的镗刀,在时光里刻下同样的轨迹。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那把淬过火的钨钢刀,轻轻压在笔记上,刀身的冰裂纹与笔记里的铁屑纹路重叠,像道跨越半个世纪的年轮。
窗外的霞光漫进来,给老镗床镀上层金边。赵卫国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把老物件锁进柜子,而是让铁屑里的智慧,在新的刀头上继续闪光。就像这笔记与刀,终将在林默们的手里,磨出更亮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