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
烽烟秦川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沫,刀子般刮过秦川(原汉中)连绵的营帐。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发出沉闷的呜咽。这里是西蜀丞相陆明(原诸葛亮)率领大军的屯驻之地。连年的北伐,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疲惫,如同营地里终年不散的雾气,沉沉地压在每一个士卒的心头。
中军大帐内,炭火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那深入骨髓的寒意。陆明端坐案前,身形清癯,面容沉静,唯有一双深邃的眼眸,映着跳动的火光,透出难以言喻的忧思与坚韧。他手中握着一份来自成都的急报,粮草转运又遇阻滞,而更刺目的,是案头堆积如山的怨言书——非正式的诉状,字迹歪斜,内容直白,字字泣血:
丞相明鉴,小的离家三载,老母病榻垂危,幼子不识父颜……
袍泽血染祁山(原祁山),吾腿伤未愈,寒夜痛彻骨髓,思归心切……
粮秣稀薄,衣甲单薄,开春恐难再战……
长史杨朔(原杨仪)侍立一旁,看着丞相紧蹙的眉头,低声道:丞相,军心……已如强弩之末。士卒苦寒劳顿,怨声非一日之寒。再强行驱策,恐生大变。
陆明放下文书,指尖划过冰冷的案面,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帐外的风声,仿佛夹杂着无数压抑的呻吟与思念。他并非不知士卒疾苦,北伐中原,克复旧都,是他毕生夙愿,是主上托付的重任。然而,这宏愿之下,是无数普通士卒的血泪与煎熬。
杨长史,陆明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穿透寒风的力量,民为邦本,兵亦为民。士卒非草木,孰能无情连年征战,耗竭民力,已非仁者所为。强弩之末,不可鲁缟。再不让将士们喘口气,不等北雍(原魏国)来攻,我们自己就先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