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23页)
写文的炉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拉开椅子坐下时,带来一阵很淡的、清爽的柑橘味。像夏末初秋切开一颗新鲜的橙子。我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数学卷子难度极大,全班哀鸿遍野。班主任拿着成绩单,脸上难得有了点笑意:这次数学,陈默同学,满分。教室里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班主任看向陈默:陈默,你上来给大家讲讲最后那道立体几何大题吧,辅助线的添法很关键。
他站起身,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利落地画出示意图。讲了几句,似乎觉得下面的人理解起来有困难。他顿了顿,目光在教室里逡巡一圈,然后,径直走下讲台,穿过一排排桌椅,停在了我的座位旁。
这道题,他微微俯身,手指点在我摊开的练习册上那道让我抓耳挠腮的题目旁边,辅助线应该从这里画。他的声音很近,温热的呼吸若有似无地拂过我的耳廓。那股淡淡的、好闻的柑橘味再次萦绕过来。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把他低垂的眼睫毛映得根根分明,像两排细密的小扇子,在摊开的练习册页面上投下浅浅的、晃动的阴影。
我的脸颊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烫,握着笔的手指微微颤抖。练习册上他指尖点过的地方,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那一刻,窗外的喧嚣,试卷上刺眼的分数,苏曼琪偶尔投来的探究目光,似乎都模糊了,只剩下耳畔他清冽的嗓音,和鼻尖那缕挥之不去的柑橘清香。
一种隐秘的、前所未有的悸动,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悄然破土。
从那天起,一种近乎本能的关注开始萌芽。我开始留意关于他的一切琐碎痕迹:他习惯在巷口那家李记早餐店买一杯豆浆,而且总要叮嘱老板加双份糖;午餐食堂打饭,他总是皱着眉,小心翼翼地把餐盘里任何一丝绿色的香菜挑拣出来,堆在角落;篮球场上,他穿着13号红色球衣,奔跑跳跃,每一次精准的投篮都引得场边女生尖叫连连,后来我知道,13是他的幸运数字;甚至发现他书包侧面的小网袋里,永远塞着一包未开封的餐巾纸,原来他有轻微的鼻炎。
这些细碎的点滴,像散落的珍珠,被我一颗颗偷偷捡拾、珍藏。它们构成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陈默,一个存在于我日记本和隐秘心事中的少年。
苏曼琪第一次将目光正式投向陈默,是在期中考试后的年级表彰大会上。
陈默作为进步最大奖的代表上台发言。他依旧穿着整洁的校服,身形挺拔,站在主席台上,少了平日的几分疏离,多了些沉稳。稿子不长,逻辑清晰,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带着一种令人安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