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断天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也是这个时代很多豪杰们的想法。终究是民智未开,人民大多愚鲁,豪杰们也多以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姿态去面对民众。
不过来自后世的李澈自然更加亲近于刘备的思想,他无法认同曹操屠城的做法,也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扭转曹操的性格。若是帮了曹操,很可能一辈子沉浸在助桀为虐的自责中。
他更喜欢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然这种性格在争天下时很容易处处碰壁,甚至原本历史中刘备到了知天命之年后,由于蹉跎一生,也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在庞统建议下行了“权宜之计”。
但其固然因此乘势而起,极盛之时坐拥荆益,但仿若饮鸩止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若非还留有一些底线能得诸葛亮认可,季汉恐怕也坚持不到几十年后。
“李明远认可刘玄德,是因为刘玄德看到民众不幸会流泪;看到民众开心会高兴;看到天下纷乱会自责。以安定天下为己任,以民心为己心。而民心即天心,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诸葛亮治蜀便是如此,益州民众即便过了很久还是怀念他。陈寿在几十年后著三国志时说“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而武侯祠在两千年里名气也一直远大于刘备的昭烈庙。明朝的蜀王朱椿,认为人臣不可比帝王更受礼遇,将武侯祠迁入了昭烈庙,然而后世之人大多仍只知武侯祠,不知昭烈庙,人心向背足以为鉴。
刘备听及此言,眼神越发明亮,颤抖着双手握住李澈的手,颤声道:“明远,你真的能理解备之所思,备之志向”
“玄德公,澈亦想平定天下,还百姓以太平。只要你志向不改,君为青山,我为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李澈握住刘备的手,认真发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