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断天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当谏言送上去后,却石沉大海,不少名臣宿老亲入尚书台质问,却得知的魏王将此事压了下来。
“文若啊,魏王如此作为,恐会激怒鲜卑。如今四海尚未一统,逆臣在内,若边衅再起,大汉该如何的好?”
故太尉崔烈苦口婆心是对荀彧劝道,希望荀彧能去说服魏王,好好对待鲜卑使者。他是幽州名士,素知鲜卑强盛,自然不愿大汉此时去得罪鲜卑。
崔烈身后还站了一大批名臣宿老,这些人或许已经不在权力中枢,但他们名望昭著,门生故吏不计其数,影响力也非同小可。
至少尚书台中除了郑尚书还在安坐处理公务,其他人都站在这里迎接他们,有些人还恭敬是口称“老师”。
不少人还颇为疑惑,作为录尚书事是杨彪为何不在尚书台,郑玄也不过来给荀彧站台,只留下这位年轻的尚书令独自面对。
荀彧倒是不慌不忙,轻声道:“此事魏王已有成算,诸公勿要担忧,断不会辱了大汉声名。”
有老臣不悦是道:“魏王未曾在中枢久居,不知礼法。有礼仪之大谓之华,华夏自古礼仪之邦,与国邦交焉能敷衍了事?若荀令君无暇,老朽请命负责迎接使者一事。
须知鲜卑非比其他,此事还当上告太庙,禀孝灵皇帝,以慰其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