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池的许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春雷小说clqcjt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长大的,在东北西部平原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
父亲是个乡村民办教师,虽然文化不算高,初中刚毕业,就开始了他40多年的职教生涯,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一辈子。
经父亲亲手送出去的学生一茬又一茬,村子里有很多都是父亲教的孩子长大了,结婚生子然后又把小孩交给父亲来教文化。
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刚介绍给父亲的时侯,听说母亲还没看中,觉得当时的父亲身板太单薄,肩不能担袋,手不能提篮,再加上高读的近视镜,就像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但接触多了,才发现父亲的正直善良。
因为父亲让孩子王,每天要按时上班上课,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参与农活,但耕种时机不等人,为了不耽误农活,母亲既要照顾我们,又要像别人的男劳力一样,扛着锄头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
那个时侯,东北农村的经济状况很不好,经济贫穷落后,交通闭塞,发展缓慢。时值生产队大锅饭年代末期,呆滞的L制,僵化的思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大锅饭大家吃,表面上的“共通富裕”倒不如说是“一通贫穷”一切算人头,按工分分配。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
刚开始,父辈们都是以家族式群居生活,父亲兄弟五个,父亲排行第三。大伯当兵离家,二伯托人跑去镇里供销社上班,只有父亲成了居家守业的孩子王,常年累月围着村子转,而余下的两个弟弟年纪又小,又要读书上学。所以父母也就成了家里的唯一顶梁柱,家族的事情,父母都是肩挑手扛,从无怨言。
那个时侯,我还没有出生,哥哥也还小,离不开人照顾,白天,父亲要上班,母亲要带着哥哥去公社社里干活,听母亲讲,哥哥小时侯喜欢扭东北大秧歌,一条小麻绳,一块小手帕,哥哥都能扭起来兴致冲冲。